成都地铁首个ppp项目——轨道交通18号线签约
四川新闻网成都3月7日讯(记者戴璐岭)3月7日上午,成都市建委与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工程PPP项目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协议》。
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工程以PPP建设模式实施,预估初始投资总额约人民币347亿元,成为目前全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投资额最大的PPP项目;这个项目也是成都首个PPP地铁项目。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为该项目的社会投资人。
记者了解到,18号线建设里程长的“先天优势”,让该项目成为全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投资额最大的一个PPP项目,是成都市首个PPP地铁项目。按照PPP模式中合作双方的约定,将共同出资成立一个项目管理公司,负责项目的建设以及约定年限内的运营管理。对于成都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来说,18号线是第一条非自行运营管理的线路,建成后其22年的运营管理都将由这个项目管理公司负责。22年经营期满后,项目无偿交还政府进行管理。
延伸阅读:
PPP,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在该模式下,鼓励社会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其政府参与全过程经营的特点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该模式将部分政府责任以特许经营权方式转移给社会主体(企业);政府与社会主体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政府的财政负担减轻,社会主体的投资风险减小。
18号线工程概况:
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串联市区、天府新区与天府国际机场,是集市域快线与机场专线功能为一体的复合功能线。作为国内首条时速达140km的快线,18号线在功能定位、融资模式、新技术应用、高瓦斯风险管控、大盾构施工、建设管理等方面都做了创新和探索,建成后还将大大缓解成都南北向客流压力,为乘客提供更加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务。
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是一条建设管理理念新、建设标准要求高、设计施工技术难度大的轨道交通线路。作为新机场快线,18号线具有“第一速度、第一隧道、第一规模”三大特点。其中,第一速度:国内拟建第一条设计运行时速为140km/h的地铁线路,国内暂无先例,第一隧道:龙泉山一号隧道全长9.7km,是国内在建的最长的轨道交通(地铁)山岭高瓦斯隧道;第一规模:是全国PPP模式实施的投资额最大的轨道交通项目。
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在设计上不仅能满足远离中心城区的天府国际机场客流出行需要,为机场客流高效、准点出行提供有力保证;而且也是满足天府大道廊道通勤客流需求,缓解城市南北发展轴交通拥挤情况,增强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联系,密切主城区与简阳市联系的主动脉。
该线起于火车南站,经高新、华阳、天府新区后穿越龙泉山至新机场。线路全长约66.71km,一期工程为火车南站~天府新站(含龙泉山隧道),线路长约41.08km。二期工程为天府新站(不含龙泉山隧道)~天府国际机场T1T2站,线路长约25.63km。全线共设车站12座,一期工程共8站8区间,盾构区间8个,矿山法隧道1座,明挖区间2段,车辆段1座,主变电所2座。二期工程共4站5区间,盾构区间1个,明挖区间3段,高架线14.84km,地面线1.74km,主变电所1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