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民间收藏家办展览 重温“红色记忆”(图)
展示的“红色纸钞”
四川新闻网自贡3月5日讯(记者徐昭磊摄影报道)今天上午,由自贡市收藏家协会举办的第11届红色记忆收藏展在贡井陈家祠堂举行。自贡的藏家们通过对一件件红色藏品的展示,以最真挚的感情向革命先辈致敬,同时也勾起了大家对那段激情燃烧岁月的“红色记忆”。
现场:50余件藏品展示“红色记忆”
今天上午,位于贡井老街的陈家祠堂热闹非凡,院内就挤满了前来观展的人群,大家围着藏品寻找自己的记忆。
“今天的藏品很丰富,其中的天安门主题、普九天安门图案、航天主题邮局、井冈山·延安主题、红色根据地门券等,都是少见的精品,其中有的还曾在全国获奖。”自贡市收藏家协会会长王耀新介绍,本次展览共展除自贡收藏爱好者的15部、50余框(件)作品,其中一件藏品是协会理事张柯毅收藏的嫦娥5号试验器返回搭载封,全国仅50枚,目前单枚价值上万元,是较为罕见的藏品。
焦点:90年前“红色纸钞”引关注
在展览会上,最引人关注的是63岁自贡老人魏永康的“红色纸钞”系列藏品。“我父亲是解放军的南下干部,后来在自贡守金库。我们弟兄两人,从小就在金库旁长大,我从小对货币的了解,就比身边其他人更多,也更热爱。”魏永康说,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他便开始从事“红色纸钞”的收藏,直到现在。
“我收藏的纸钞,主要是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三个历史时期的纸钞,体现了红色政权的发展历程。今天展出的72枚32个贴片,是我收藏中的一部分。”魏永康介绍,那个特殊的年代,面临日本和国民党的经济封锁,红色根据地只有自行发行货币,解决经济困难,走过了艰苦的一段时期,因此也留下了特殊的意义。“当时的条件非常有限,因此那个时期纸钞的材质、版式和图案设计等都不完美,但却是珍贵的革命文物,上个世纪80年代初,便被国家定为三级文物。到现在,更是非常稀缺的珍贵藏品。”魏永康说。
讲述:曾为收藏“红色纸钞”花去一个月工资
“上个世纪80年代,那时没有电话、手机,通讯基本靠书信。因为江西是红色根据地所在地,因此我们通过书信与全国的藏友联络,收集从江西流出的‘红军钞’。”魏永康说,主要是交换和购买两种方式,以交换为主。
那时,魏永康在自贡丝绸公司做销售,经常有出差到全国各地的机会,他便利用这个机会收藏“红色纸钞”。“那时的工资一个月50元,我买一张‘红色纸钞’,差不多就要花去一个月的工资。我还经常出差到川陕地区,利用这个时间四处找寻‘红色纸钞’。”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一天,魏永康听见消息,说自贡火车站废品仓库要处理一批铜元,他便与一位朋友相约前去。“我在里面淘出了六、七枚川陕红军铜元,当时兴奋坏了,这纯粹是意外的收获。要知道,那时废品公司花3—6元/斤收购废品,以20元/斤卖给我们,我简直捡了个大便宜。后来一打听,才知道这批废品来自通南巴地区,那里曾是红四方面军的铸币厂所在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