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首页
四川 | 原创| 国内| 国际| 娱乐| 体育| 女性| 图片| 太阳鸟时评| 市州联播| 财经| 汽车| 房产| 旅游| 居家| 教育| 法制| 健康| 食品| 天府新区| 慢耍四川
您当前的位置:政企频道  >  政务热点
新闻热线:028-85171608 QQ:2226834809

新型牦牛产业助推脱贫 农牧民入股集体牧场得红利

2017年03月23日 09:24:16
来源:四川新闻网
叶强平 记者 雷兹 编辑:姜兰

  四川新闻网成都3月22日讯(叶强平 记者 雷兹)成立集体牧场、探索牧旅结合、形成产业相融,近年来,理塘县用牦牛产业的创新发展,点亮了农牧民增收脱贫的“新曙光”。理塘县农牧和科技局局长翁登告诉四川新闻网记者,将集体牧场和旅游观光的产业内生动力激活,转变传统牦牛生产经营方式,高原农牧民致富在望。

  转变传统经营方式 入股集体牧场牧民得红利

  理塘县平均海拔4300米,是四川省10个、甘孜州5个纯牧业县之一,畜牧业是该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养殖数量最大的是牦牛。“但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阻碍了畜牧业发展,转变传统牦牛生产经营方式已迫在眉睫。” 理塘县农牧和科技局局长翁登告诉记者,经过调研,理塘县以“高原牦牛”为突破口,在征求农牧民群众意见后,试点示范建设现代集体牧场。

  去年4月,理塘县决定在贫困乡——藏坝乡推进现代集体牧场,全乡468户,每户入股一头牦牛,县财政扶持100万元用于购买200头种畜和基础母牛,加上116头新生牛犊,共计养殖784头牦牛。记者从理塘县农牧和科技局获悉,目前藏坝乡现代集体牧场已建成标准化草地1000亩、标准化圈舍及敞圈5011.2㎡。

  翁登介绍,去年藏坝乡现代集体牧场出栏牦牛60余头,新增效益48万元;出售牦牛奶2000公斤,新增效益2.8万元。共计实现收入50.8万元,全乡468户分红26.08万元,提取集体经济股分红利10万元,提取14.72万元作为生产发展基金。“通过集体牧场运作模式,藏坝乡集体经济得到了不断壮大。”翁登说,贫困农牧民群众不仅得到了红利,而且剩余劳动力可以实现劳务输出,增加收入。

  优质牦牛集中饲养 村社联动共同致富

  像藏坝乡一样,理塘县曲登、村戈、奔戈3个纯牧业乡也开展组建优质牦牛集中饲养,配套修建先进标准化的饲养基础设施,并成立专业合作社、疾控体系等。翁登介绍,目前3个集体牧场已成立3个畜牧专合组织,组建了3个牦牛养殖基础群,养殖牦牛规模达到1100头,建成9000㎡标准化钢架暖棚和5300亩标准化饲草料基地及配套设施,新建3个日加工1000斤特色奶制品加工作坊600平方米,每个集体牧场所在村新建了兽医技术服务站1个。

  翁登说,集体牧场实行整村推进,村社联动,共同致富。项目的实施,有效增强了牲畜越冬渡春能力,春季牲畜死亡率下降3%,同比全县商品率提高5%,“集体牧场集约了资源优势,降低了投资风险,也探索了让牧民群众满意、社会认可的现代畜牧业模式,真正帮助牧区牧民探索了共同致富的路子。”

  牧旅结合促增收 贫困户户均增收2000元

  除了打造集体牧场,牧旅结合的方式在理塘县同样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理塘县奔戈乡卡灰村地处国道318沿线,牧民群众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畜牧业。2015年,卡灰村按照“牧旅结合、产业相融”的发展思路,依托现代畜牧业重点县为基础,整合涉农资金项目,组织村民出资出物组建成立了“理塘县霍曲吉祥牧场专业合作社”,入社会员覆盖卡灰村157户牧民1112人,打造出牧旅结合示范点。

  据介绍,理塘县霍曲吉祥牧场充分利用地理优势,把集体牧场和旅游观光有机结合起来,激活了产业内生动力。目前,霍曲吉祥牧场已建成人工饲草地3000亩、现代家庭牧家乐12户,此外还有黑帐篷体验中心、雪域鱼庄、藏餐等产业,形成了集“现代畜牧业、特色餐饮、游牧生产生活体验、产品展销、观光摄影、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新的产业链条新模式。据悉,去年霍曲吉祥牧场实现草业收入3万元、特色餐饮和休闲娱乐外包出租22万元、民居接待7万元,实现了贫困户户均增收2000元,非贫困户户均增收1000元。

无标题文档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