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首页
四川 | 原创| 国内| 国际| 娱乐| 体育| 女性| 图片| 太阳鸟时评| 市州联播| 财经| 汽车| 房产| 旅游| 居家| 教育| 法制| 健康| 食品| 天府新区| 慢耍四川
您当前的位置:政企频道  >  要闻
新闻热线:028-85171608 QQ:2226834809

用清水绿地串千年文化 成都城区实施“宜居水岸”工程

2017年03月27日 09:12:06
来源:成都日报
记者:袁弘 张家华 编辑:姜兰

  今年是中心城区“宜居水岸”工程全面建设阶段,同时,该工程也将拓展到市域范围。今年,中心城区按要求启动辖区内50%以上的河道整治,共计约61条河道,总长度为313公里;各郊区(市)县参照中心城区启动辖区内“宜居水岸”工程。

  解决“三不通” 3年整治82条河道沟渠

  “由于多年来中心城区中小河道未进行系统性改造,存在诸多问题需大力解决。不少河道存在‘三不通’问题——水系不通、道路不通、绿化不通。”市建委负责人说,针对这些问题,相关部门将按3年分期整治现状水域的主河道、支流沟渠共计82条。

  “实施宜居水岸工程,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对进一步提高我市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具有重要意义。”该负责人表示,实施“宜居水岸”工程,综合提升水网体系,是全面落实中央“五大发展理念”的实践之一,是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我市顺应城市发展规律、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回应市民热切期盼的重大民生工程,对传承和繁荣城市文化、保护和优化城市生态、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具有重大意义,是加快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及幸福宜居城市的重大举措。

  打造“民心工程” 用清水绿地串联千年文化

  据介绍,在实施宜居水岸工程过程中,将以建设“宜居水岸,活水成都”为目标,加快构建“百水润城、水清岸绿”的城市水环境;按照生产、生活、生态用水“三水共治”思路,进一步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科学合理恢复建设水环境格局,重点要逐步恢复重要河流故道,加快水系连通、推动加密成网,同步推进旧城改造和小街区规制的实施;突出文化承载,打造开敞宜人的城市水景观,彰显城市文化底蕴,使之成为承载成都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工程建设将采用分段、分幅、滚动施工及建筑工业化施工方式,尽量减少对周边交通和居民生活的影响,使宜居水岸项目真正成为惠民生、顺民意、接地气、受欢迎的‘民心工程’。”该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介绍,项目实施将按照城市规划,提炼成都历史文化精髓,用清水和绿地串联起千年古都的深厚文化,把国家中心城市的现代音符和成都深厚的历史文化相整合。同时,借鉴国内外治水典范城市的成功经验,立足成都实际,顺应城市发展规律,为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建设提供参考样本和可复制的经验。

  本报记者 袁弘 张家华

  原标题:宜居水岸 用清水绿地串联千年成都

无标题文档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