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3月30日讯(记者 江瑶)“该企业已搬迁,请理解。”“环保设施全部正常运行。”……今日,成都部分工业企业迎来省环保厅的调研。据了解,此次调研在察看环境监管之外,还跟踪察看在省环保督察中被提出整改意见的工业企业的整改情况,以保持环保督察高压态势,确保整改成效。
调研组先后前往双流区、龙泉驿区、成华区和锦江区,察看“三无”工业企业停产搬迁和转型升级情况、企业废气处理设备、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情况以及乡镇环保机构建设情况。据了解,省环保厅厅长于会文对此次调研结果表示满意。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各区(市)县汇报了各自工作,并就环保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于会文在会上作出要求,成都市的环保工作要在坚持环保法的大原则下,做好统一监督。要进一步落实区(市)县职能职责,根据具体问题细化具体措施。要立即整改违法违规企业,坚决打击偷排漏排行为。要多学习总结,进一步提高对工作的热情,可以以办班的方式加大对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培训。同时要落实整改在之前省环保督察中发现的问题,提高执法率。他认为,成都实行的对各区(市)县空气质量的目标考核机制是很好的,但要注意充分发挥基层环保组织的作用,加大考核权重。
点位一 鑫宇皮鞋厂
来到鑫宇皮鞋厂,只见门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标语十分醒目,门柱上贴着“该企业已搬迁,请理解”的告示,厂区内,空空如也。
“该企业已于3月初搬迁至资阳工业园。”双流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双流区深入开展大气污染治理治污减排行动,重拳整治区内“三无”工业企业。而该皮鞋厂在专项整治行动中被查出无“三证”,责令搬迁。
点位二 四川顶美装饰家具厂
走进厂区,记者看到,厂内已经没有工人在做工,只剩下零散的木材和设备。该企业准备6月底前搬迁至眉山工业园区。
据介绍,截至目前,双流区共梳理出“三无”企业2664家,主要涉及家具、皮胶等行业。2664家全部断电关停,其中已搬迁292家,协议限期搬迁54家,7家砖瓦厂全部断电停产,2家正在自行拆除。
点位三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这套废气处理装备是怎样运行的?”“排污口有没有在线监测设备?”……来到厂区,调研组连连发问,详细了解其挥发性有机物处理设备,涂装车间污水处理设备。
该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对挥发性有机物的处理是企业环保治污的主要工作和亮点工作。废气处理装置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气体分流管路、挥发性有机物VOC浓缩部分、VOC处理设备、余热回收装置。
气体分流管路是将原有通过烟囱直排的气体引导至废气处理设备进行处理后排放,VOC浓缩部分和VOC处理设备是通过可循环使用的沸石将废气中的VOC进行浓缩,浓缩后的废气再被输送到焚烧炉,通过750摄氏度的高温进行氧化反应,将有机物处理成无害的无机物。余热回收装置,则是将余热进行回收用来加热将涂装工艺需要的循环热水,从而达到余热回收的作用。从实际运行效果看,该设备能节省天然气费用约110万/年。
“整套设备处理后的废气进行烟囱排放,其中排放气体中的挥发性有机物VOC浓度约为10毫克每立方米,远低于国家排放标准120毫克每立方米。”该负责人说。
点位四 成都市第四污水处理厂
在现场,记者注意到,进水时浑浊的水经过最新技术处理、紫外线消毒等步骤后,“净化”得和自来水无异。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厂于2015年10月开始扩能提标改造工程,在不停产、不新增用地的基础上进行主体利旧改造和附属新增。改造后,污水处理采用全新技术,污泥处理采用浓缩脱水工艺。出水各项主要污染物指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Ⅳ类标准,处理规模达每日15万立方米。目前,成都市完成第三、四、五、八污水厂扩能提标改造工程,总处理规模由每日40万立方米扩容至每日75万立方米。项目的实施极大地缓解了成都市中心城区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的现状,同时也为成都市水环境质量提升、中水回用等打下了坚实基础。
点位五 水井坊街道
“我们按照要求,在街道成立了环保科,并在各社区设立了环保联络员。实现了街道城管所与环保所的合暑办公,形成了‘区—街道—社区’多级环境管理模式。”锦江区相关负责人向调研组介绍。
据了解,针对辖区实际情况,街道环保科主要开展四个方面工作。首先是完善工作机制、环保现场巡查工作指南,进一步明确了街道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和工作方法。其次是通过污染源排查和实施分类管理,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环保问题。同时,通过开展垃圾分类宣传、“爱绿护绿行动”和“城市农耕”等环保活动,引导群众广泛参与,着力提升其环保能力。此外,将街道“四治三化”(法治、自治、共治、德治、网格化、系统化和信息化)工作理念融入环保日常工作,着力加强管理机制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