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越来越多的川企“走出去”,汇率兑换成了个技术活。和过去管控严格不同,今年10月人民币被正式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汇率随市场波动涨跌的情况也频繁出现。拿着的外币,还没来得及兑换就贬值了怎么办?什么时机兑换,能避开风险、留住利润?本届西博会上,已有川企在展馆做起了“汇率顾问”的生意。
“和法律顾问、财务顾问类似,为出国企业提供货币兑换咨询。”成都校立商务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宗校立介绍,短期汇兑可通过预判趋势给出兑换时机建议;长期汇兑则可借助银行掉期合约、期权等金融工具锁定汇率,规避汇率风险。
本报记者 熊筱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