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华区创新创造产业加速发展
以中关村领创成都创新中心为载体,成华区承接中关村企业转移,对接中关村下一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新一代移动通信、卫星应用、生物和健康、节能环保、电子商务、电子信息、文化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企业对外拓展需求,推动该区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同时聚集本地创新创业资源,为创业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打造良好环境;此外,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成华,形成聚合效应,引领产业发展的又一次“燃爆”。
60家中关村企业携创新创造“因子”对接成华
一批知名企业率先入驻创领成都中心
5月11日,中关村领创成都创新中心启动运营。这是中关村领创空间“百城优选计划”在京外城市的首秀。
时值成都创交会期间,为了更好地支持成华区,中关村领创空间发挥平台作用,一次性为成华区对接中关村企业60家。作为第一批入驻成都创新中心的企业,中关村芯园、中关村领创金融等企业代表上台与中关村领创成都创新中心签署了合作协议。对于为何入驻该中心,主打集成电路的中关村芯园(北京)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李军介绍,企业本身在成都有客户,早就想来布局。这次借助中关村领创和成都的合作,直接入驻成都的创新中心,一来可以使芯园的服务体系平滑地延伸到成都,使得成都的相关企业可以享受到北京企业同等的平台服务,二来通过中心可以增强和地方政府、产业资源、当地企业的交流,为成都打造更好的集成电路生态链。
不仅是定位于承接中关村企业,中心还吸引了不少国内知名企业,作为阿里巴巴合作伙伴的四川椰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家代表。“我们致力成为立足成华、辐射川东等地市的跨境电商服务中心,整合资源为当地中小企业服务,助力转型升级。经由区商务局推荐,对比各选址点,我们公司最后选择入驻中关村领创空间的主要原因包括看重中关村配套完善、街道办团队行政效率高,这让企业入驻非常省心,能专注自己的团队、产品和市场,易于未来整合更多资源,为企业服务。”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可以预见,中关村领创空间西南总部成都创新中心选址电子十一院,将对成华区优化和调整创新创造项目格局,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提升产业层次作出积极贡献。
融入产业链高端和价值链核心
优化创新创造“1+1+N”空间布局
产业是城市的支柱、经济的命脉,城市的产业功能决定着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具有核心竞争力项目建设来有利于多层面、高起点布局产业,提升产业结构层次,加速融入产业链高端和价值链核心。
据成华区经科局负责人介绍,成华区以项目为载体,承接中关村企业转移,聚集本地创新创业资源,为创业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打造良好环境;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对接中关村下一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新一代移动通信、卫星应用、生物和健康、节能环保、电子商务、电子信息、文化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企业对外拓展需求,推动成华区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等。中关村领创成都创新中心的产业新引擎作用在不断凸显,并融入了成华区创新创造发展的新格局中。中关村领创成都创新中心落户和与成华融合发展,将不断优化完善“1+1+N”产业空间布局:“1”成都领创中心,“1”集成电路专业楼宇,“N”即多个科技创新基地(节能、环保等)。
日前,总投资35亿元的智慧海派产业园项目落户成华区。该项目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控股公司航天通信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投资35亿元,打造以智慧海派智能终端和物联网板块为核心,融合芯片、汽车电子、机器人等产业链于一体的智能制造高科技产业园区,园区占地500亩,其中一期项目占地200亩,投资15亿元,今年10月正式投产,预计当年产值3亿元以上,建成投产首年年产值达10亿元。航天通信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军民融合发展的国防科技型上市公司,该公司以通信、航天防务与装备制造、纺织与商贸服务为主业,在浙江、江苏、四川、辽宁、北京、上海等省市拥有成员企业单位20余家,员工7000余人,年营业额近百亿元。
聚焦科技创新优势
放大“生产服务效应”提升产业层次
创新创造需要强大的科研优势和人才支撑。中关村领创成都创新中心启动落户也看中了成华区独特的科技创新资源优势和成果转化机制。
成都东郊老工业基地,具有智力密集、抢占先机的发展潜力。在成华区,集聚40余所知名高校和各类科研院所、国家级工程实验室和“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以及一大批驻区企业内部科研机构,科技研发和创新创造人才济济,凸显出了创新聚集作用和知识溢出效应,为打造生产性高端服务产业平台,培育2.5产业新形态、产业发展新模式创造了基础条件。中关村领创成都创新中心的落子和对京津冀等区域的资源带动、融入、融合,将进一步放大“生产服务效应”,加快提升“科研总部集群”的层级。
据四川创新区域经济研究院负责人介绍,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被称为“电子之父、地质之母”,目前分别打造了一批有影响力的为生产服务的创新创造的窗口和平台。“五院三司”是成华区特有的科技创新资源,富集了电子十一院、航天通信技术研究院、西南电力设计院、成都建材设计院等,这些产业基础深厚的技术型企业主要集中在以电子十一院为中心的猛追湾周边区域。此外,该区还将充分发挥成都龙潭总部城等区域的各类生产性服务的载体、平台和资源,加快构建和完善创新创造集群体系。利用四川省冶金地质勘察局、中国电子物资总公司等企业内部资源,建设蓝光东方天地冶金地矿总部基地、中电西南总部;利用华茂广场地处环电子科大知识经济圈的区位优势,培育万科华茂科技服务业产业楼宇,推动楼宇产业集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