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政企频道  >  要闻
1至5月成都市域内作品版权登记量逾2.5万件
http://www.newssc.org 】 【2017-06-01 14:21】 【来源:四川新闻网
推荐阅读

  四川新闻网成都6月1日讯(陈玉蓓)保护和运用版权,对于建设创新性国家有着特别的价值和意义。“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建设创新驱动先导城市”,成都第十三次党代会掷地有声地提出了“激发文化创造,立城市之品”。成都的版权保护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助推成都创意人萃取天府文化精华,融合创意创新智慧,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创造和文化产业优势。

  6月1日是我国著作权法颁布实施纪念日。作为全国首个版权示范城市,成都不断提升版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在加强著作权保护、深入挖掘版权产业价值、助推全市创新经济发展方面,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

  成都市版权捷报频传争创全国先进典型

  作为全国版权保护工作的“排头兵”,成都的版权领域可谓是捷报频传。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与国家版权局首次设置“中国版权金奖•管理奖”之际,去年,成都市版权局荣获我国版权领域内唯一的国际性奖项——“中国版权金奖”的“管理奖”,是目前全国省会和副省级以上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座落于龙泉驿区洛带古镇的中国艺库文化产业园获国家版权局批准为全国版权示范园区(基地),西部地区仅此一家。同时,获四川省版权局批准为四川省版权示范园区(基地)。此外,成都市版权局还荣获国内版权领域最高奖项“金慧奖”3类奖项5个奖。在第六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成都市版权局荣获“金慧奖•最佳组织奖”;选送2016成都创意设计周金熊猫文创设计奖3件作品——“猎蚊者”物理生态灭蚊器、小金刚内燃式便携柴火炉和原石花盆荣获“金慧奖•优秀设计奖”;推荐的四川蜀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荣获“金慧奖•优秀企业奖”。

  据统计调查,2015年,成都版权产业营业收入5354.05亿元,占全年GDP的比重49.57%,较2014年上升了1.16%。其中,核心版权产业营业收入3565.45亿元,占当年GDP比重由31.85%上升至33.01%;相互依存的版权产业营业收入1782.88亿元,占比由2014年的23.80%下降至2015年的16.51%;部分版权产业营业收入5.72亿元,占全年GDP的比重在2013-2015年期间基本保持不变,均为0.05%。

  健全机制展开版权领域新探索

  为了促进版权产业的发展,成都市版权工作着力健全机制、出台政策,加强登记保护,鼓励创新创优、典型示范、产业集群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了成都版权产业发展。成都市先后制定了《成都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成都市知识产权维权援助管理办法》、《成都市优秀版权作品和版权示范单位(园区、工作站)奖励管理办法》、《成都市版权服务工作站管理办法》、《成都市版权示范单位和示范园区(基地)评选管理办法》等,在版权保护、鼓励创新、产业规划、资金扶持、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了充分的支持,为推进成都版权产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撑。

  每年向社会发布《成都市知识产权保护白皮书》,深入实施“版权干部工程”、“版权孩子工程”、“版权人才工程”和“版权公益宣传工程”,从机关干部、青少年、企业抓起,依托“4.23世界图书与版权日”、“4.26世界知识产权日”、“6.1著作权法实施纪念日以及成都市举办的国际性展会平台,借助数字网络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采用“互联网+版权”的理念,对版权政策、版权热点焦点进行报道,扩大宣传覆盖面。同时,针对产业园区、企业、社区、学校的不同特点开展培训。去年赴重点单位和中国艺库、天府软件园、家具产业园、道明竹编、青年(大学生)创业园区、明月村、、艺创空间、清源际、四川传媒学院等地培训超过54次以上超3260余人次。今年上半年,赴四川音乐学院、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国有和民营博物馆、市属国有企业等重点领域的单位开展专题培训与宣传50余次。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市还以建立版权服务工作站为支撑,构建版权公共服务网络,重点突出核心版权产业领域,凸显各区(市)县经济发展特色,依托产业园区或产业聚集区、创客空间或孵化基地,除天府新区、青白江、简阳、金堂、彭州、邛崃外,首批在16个区(市)县建立了29个版权服务工作站。成都市还率先在全国开展版权经纪“双证”(全国版权经纪人专业实务和文化创意师〔版权经纪〕)培训。北京、上海等11个省市500余学员来蓉参训,成都市约50人获双证;率先成功申办中国国际版博会(第五届),受到了国家版权局表彰;率先举办成都国际版权财富峰会,峰会期间签约战略合作伙伴10个,合作项目21个,版权衍生品交易2158件;率先在全国开展作品著作权登记资助,加强了著作权的保护,促进了著作权登记量的增长。去年,成都市完成作品登记41127件。其中,一般作品登记27330件,是2015年的11.18倍,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13797件,较2015年增长61.1%。今年1至5月,成都市域内的作品版权登记量(不含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达25041件,较上年增长175%。

  多管齐下维护市场秩序

  版权产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良性的市场秩序。成都市多管齐下,健全调解、行政执法、司法保护等方面机制,有力地维护了市场秩序。设立了“成都市著作权纠纷投诉受理和调解中心”;集合版权、工商、科技、文化、商务、经信、公安、司法、海关等职能部门建立纵向横向联动制度;在锦江、武侯、郫县、高新建立知识产权审判庭,构建了版权行政执法与司法执法的衔接机制(联席会议、案件通报及备案、信息共享、提前介入和联合办案),使著作权投诉、受理、调解、结案快速便捷有效;深入开展打击侵权假冒和“剑网”专项行动,查办案件及时有力,成都市执法工作多次受国家和四川省表彰。2016年,成都版权纠纷调解中心调解了6起软件、设计等版权纠纷;全市版权办结案件30件,其中网络侵权盗版1件、其他侵权盗版29件。

  在严厉打击侵犯版权“盗版”的同时,还要倡导使用正版。成都市不仅全面建立起机关单位软件正版化考核机制,将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等机关单位及国有企业使用正版软件工作纳入目标考核,实现常态化规范化管理,而且在全省率先实施国企软件正版化工作,市属国企总部20家、县级国企20余家已完成软件正版化任务。2016年全市采购正版软件4443套933.8万元。

[记者:陈玉蓓 编辑:王莹]
点击进入 四川发布网站 微博 四川新闻网爆料微博 转麻辣微博
新闻采访中心:[028] 85171608
分享按钮
相关新闻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