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互联网+”思维深入人心,全国各地掀起了“互联网+”模式的创新浪潮,“互联网+政务服务”也应运而生。“互联网+政务服务”理念以“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的指示为方向,以“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要求为目标,由上至下、由里至外,全面推进政府服务理念的革新和转变。 天夏科技作为政府行业的深度耕耘者,自公司创立以来,在国家、省、市、县等各级政务服务领域均取得了骄人成绩。随着国家“互联网+政务服务”理念的提出,天夏科技也确定了实践“互联网+政务服务”的“一带一路”思路。“一带”就是要大力推广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创新技术的应用,打造天夏在“互联网+政务服务”中的创新发展带;“一路”就是探索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的政务服务业务、技术与数据间的融合之道,开创天夏在“互联网+政务服务”中的信息融合之路。 “互联网+政务服务”是当下政府、企业和普通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各级政府正积极开拓新思路,简化一系列冗余复杂的手续,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松绑制约政府迈不开腿的各项问题,为老百姓谋便利、送福祉。 由天夏科技(系天夏智慧城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打造的智慧政务项目之一的南充 12345 热线便是“互联网+政务服务”领域的典范项目之一。近日,大数据分析机构“零点有数”对全国各大中城市332条12345热线的服务质量进行了监测,根据其发布的2016年度12345热线全国各地城市排名,南充市以96分的评测结果名列全国第三。此前,在上海召开的中国(首届)政府及公用事业服务热线高峰论坛上,全国政务服务热线运营管理标准共建编写委员会成立,南充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成为编委单位,成为四川唯一的代表,将参与编写全国政务服务热线标准的制定。 这一系列好消息,足以证明南充 12345 热线的不凡之处,也彰显出天夏科技在互联网+政务服务方面的实业担当。参与编写全国标准并跻身全国三甲的南充 12345 热线究竟有什么样的过人之处呢? 热线全覆盖 联动处理速度快 针对南充市地方特点,天夏科技在最初建设之时就从顶层设计出发,不留任何热线死角。作为南充行政区划中是最偏远的地域之一的大坪镇,热线也是当地老百姓最常使用的得力帮手。最近,南充 12345 热线就帮助大坪镇村民吴国立讨回了工资,从拨打热线,到拿到工资,总共不到半天时间。这也显示出热线极强的快速处置能力。据悉,天夏科技为南充12345量身定制了“一号受理、三级联动”的热线承办机制:由南充市政务服务中心组成热线一级平台,同时将过去9个县(市、区)长热线平台网络、号码和座席予以取消,与市级部门一道纳入热线二级平台,乡镇(街道)和县(市、区)有关部门(单位)纳入热线三级平台,形成市民诉求一级平台统一受理,线上流转,二三级平台及时签收,线下处置,形成一号受理、三级联动的热线承办机制。 同时,针对热线事有所终、反馈及时的要求,也为确保热线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天夏科技创新性地为南充12345热线制定出两个闭合环工作流程:第一个受理闭合环,即根据诉求性质,承办单位即时或1小时内联系市民确认受理诉求;第二个办理闭合环,即针对不同性质诉求,承办单位在承诺办理时限内向市民和热线办回复办理结果。其间,热线办持续跟踪催办、督办、回访,做到受理及时、反应快速、处理到位。这样一来,从热线源头便有理有据,清晰明了。 工作手册 大数据助力智慧政务 除了让热线办理掷地有声,南充12345 热线还编制工作手册,并运用天夏科技强大的大数据整合分析能力,助力智慧政务,服务百姓。 南充12345市民服务热线实行服务清单管理,相关部门则对服务事项进行书面承诺,编制出一套《市民服务热线市民诉求办理工作手册》,《手册》按照求助、投诉、建议、咨询共4类事项分类,梳理出1855项受理、办理时限流程,并以此作为12345市民服务热线遵循的基本工作规范。此举,已成为全国政务服务热线运营管理标准制定的重要参考依据。同时,热线办对12345市民服务热线、市长信箱、短信、微博和微信反映情况进行大数据分析,依此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反映百姓诉求。 智慧政务 天夏助推 除了南充 12345 热线,天夏科技在智慧政务领域建设的项目遍及全国,在交通、医疗、社保、公积金、水电煤气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多个领域与政府进行各种探索与合作,改善政府和公共部门的网络服务,推动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实实在在地方便人民群众。目前,天夏科技已经通过12345市民服务热线、12319公共服务平台、百姓拍、数据铁笼等多个项目,助力政府全面推进公共服务模式转型,其中以贵阳“数据铁笼”项目为例,目前已在“互联网+政务服务”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 该项目针对贵阳网上政务服务内容不规范、服务不便捷,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不互通、数据不共享,线上线下联通不畅等问题,统筹推动贵阳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开展政务服务相关体制机制和应用服务创新。由天夏科技独家打造的 “数据铁笼”项目按照“1+2+4+N+”的建设思路整体规划,通过构筑基于云计算和GIS地理信息系统的“笼底”,扎牢综合执法系统、行政审批系统、渣土运输监管系统、城市管理“百姓拍”APP系统四个业务“笼条”,筑牢城市管理大数据融合分析平台这个“笼顶”,真正实现“数据铁笼”各个构件紧密结合、牢不可破。 目前,天夏科技政务服务的一带一路已全面落地,重点解决公共数据和电子政务领域存在的基础设施条块割裂、网络互联互通不畅、业务系统缺乏协同等问题。形成“部门联合、随机抽查、按标检查、一次到位”的监管机制。以“网路数据”代替群众的“跑腿”, 助力政府、企业、群众高效办事。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