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政企频道  >  要闻
四川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挂牌运行百日成效明显
http://www.newssc.org 】 【2017-07-27 10:41】 【来源:四川日报
推荐阅读

泸州进口直销中心。

四川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重点发展航运物流、港口贸易、教育医疗等现代服务业。

  □赵飞 (图片由龙马潭区委宣传部提供)

  7月9日,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以下简称“川南临港片区”)挂牌运行满百日。

  在这100天里,川南临港片区按照“依托长江、承东启西、协同开放、面向全球”的总体定位,一手抓制度创新,一手抓经济发展,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复制推广其他自贸区创新经验136项,自主创新30项;新注册企业1040家,注册资本85.6亿元;片区外贸进出口总额约为2016年全市全年外贸总额的1.5倍……

  提效率

  行政审批简化高效便捷

  川南临港片区主动对外招商,引入中信集团、万达集团、碧桂园3家世界500强企业,中国恒天1家国际知名企业。截至6月30日,川南临港片区新注册企业1040家,新注册企业突破“千家”大关,注册资本85.6亿元,其中商贸服务业780户,占总量75%。

  企业能够顺利落户川南临港片区,不仅在于政府大力招商引资,还在于川南临港片区出台的系列便利化政策。川南临港片区挂牌运行的第19天,川南临港片区管委会行政审批局正式运行,这是全国首个在自贸区成立的行政审批局。运行以来,已初步形成30余项创新成果,涉及行政审批、国地税、工商、仲裁等单位,涵盖行政审批“单一窗口”、商事登记创新等内容。

  “我们公司要办5种证照,以前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结果没想到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办下来了。”近日,岂唯国际工作人员兰莉拿到公司执照后,不由地感叹川南临港片区的行政审批高效快速。

  据行政审批局工作人员周琴介绍,目前已试运行“十证合一”以及“一章办结”,用行政审批局的一个章替代其他30多个部门的印章。此外还有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的登记表以及外商企业设立变更的备案,都可以直接在“一口受理”窗口提交材料(办理),不用再跑很多个部门,更加方便了前来办事的企业和群众。

  这只是川南临港片区商事登记改革的措施之一。据统计,“十证联办”、企业住所登记申报制和集群注册、商事主体名称网上自主申报和市场主体简易注销、“政银直通”“异地代办”等创新,为办事群众和企业节约80%的时间。

  此外,按照国际通行的“透明度”原则,川南临港片区还开展了电子政务大厅建设。办税大厅已实行“互联网+风险提示、银税卡、网上直报、电子发票”等便民新举措。近期,行政审批局将推出网上办事大厅、手机APP、微信公众号,实现政务服务审批移动办公。届时,企业、群众可通过网上咨询、预约、申请、受理等程序办理相关事项,让入驻企业实现“非接触办结”。川南临港片区挂牌以来,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时限均比法定时限平均提速80%。

  据介绍,川南临港片区行政审批局建立“一口受理、接办分离”审批机制以来,变“多头受理”为“一口受理、接办分离”,整合各部门政务服务事项,建立商事登记、项目投资、社会事务、建设交通等6大模块的“一窗接件”模式,推行“统一收件、内部流转、联合审批、限时办结、统一发证”的企业注册模式,将企业注册由原来最长的20个工作日降到1个工作日,提速达95%。

  7月20日,川南临港片区首张全程电子化办理的营业执照出炉,标志着企业登记注册真正进入电子化审批时代,实现了申请人和受理审核人员的“零见面”“零跑路”,让现在的行政审批进入了“高速时代”。

  借东风

  再造三个“千亿产业”

  6月30日,由四川友信达科技有限公司投产的“泸州造”首台智能手机,在川南临港片区智能终端产业园正式下线。标志着泸州“本土造”智能手机实现“零”的突破,这是泸州电子信息产业实现跨越发展的开始,对于泸州的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项目从签订合作协议到正式下线,仅用了122天,再现了“泸州速度”。

  泸州市政府主要领导在致辞中介绍,随着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正式挂牌,按照国家的总体部署和投资贸易便利化要求,泸州着力机制体制创新,打造通关便利、畅通国际的沿江开放通道,打造产业集聚、服务高效的临港开放平台,打造联动川南、服务滇黔的协同开放窗口。

  智能终端产业是泸州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面对珠三角区域手机产业链内迁升级的机遇,泸州以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为依托,规划建设了12000亩的大数据和智能终端产业园,重点引进手机智能穿戴设备、摄像头模组、指纹传感模组、电子材料与元器件等配套企业,着力打造西南地区重要的智能终端产业集群。“以建设沿江开放型经济新高地为目标,推动泸州产业高端化发展。加快推进临港物流核心区、保税加工贸易区、高端制造业聚集区、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国际贸易中心区、区域性金融服务区等六大产业功能区建设。提升区域产业承载力,力争培育出智能终端、白酒产业、融资租赁三个‘1000亿级产业’。”川南临港片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按照规划,川南临港片区的战略定位为依托长江、承东启西、协同开放、面向全球,重点发展航运物流、港口贸易、教育医疗等现代服务业,打造连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西部航运枢纽、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示范区和沿江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建设成为内陆自由贸易港。

[ 编辑:陈玉蓓]
点击进入 四川发布网站 微博 四川新闻网爆料微博 转麻辣微博
新闻采访中心:[028] 85171608
分享按钮
相关新闻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