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走笔
□罗敏
7月14日,巴中市被正式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这是巴中城市建设和发展史上的重要成果,来之不易。
一组数据显示出巴中创卫的力度和成效:自2012年启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以来,巴中共完成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直接投资200亿元以上;建成垃圾焚烧发电厂、医疗废弃物处置中心、污水处理厂等5处,新(改)建公共厕所100余座,添置果皮箱4000余个。
创卫不只是城市把“脸”洗干净,还有全民素质的提高,城市文明内涵的升华,以及干部作风转变、经济建设加速、社会治安好转等诸多方面的改变。
国家卫生城市,这个荣誉得来不易,“护卫”更是一场持久战。2019年,验收组还将对巴中复审,如何巩固创卫成果,确保复审“过关”,更是当下巴中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的。
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巴中市建市晚、基础差、底子薄,严格对照创建标准,还有差距和不足:城乡结合部基础配套亟须完善,市民卫生意识有待提高等。换言之,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此次创卫成功,也只是巴中城市提档升级迈开的第一步,今后不仅要巩固创卫成果,还要进一步丰富创卫内涵,强化城市的管理和建设,满足市民新需求;要像绣花一样精细治理城市,不断提升城市品质,能让市民有更多获得感。
当下,应继续对照国标找差距、补短板、克难点、突重点,常抓不懈;建立完善长效机制,防止反弹,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好状态,一如既往地抓好城市卫生管理的方方面面;更重要的是,继续调动全民参与积极性,努力提升市民综合素养,让市民都参与到创卫成果的“护卫”中来,人人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这既充实了“里子”,也让城市真正更有“面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