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国际友城合作馆内设置了丰富的体验项目,图为嘉宾感受VR滑雪。
彭州先后与9个国家的10个城市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城市。图为彭州国际友城合作馆。
随着国际友城合作馆开馆,10个海外城市“落脚”天府金彭
彭州市南部新城环湖路一段399号,有了一个新名字:彭州国际友城合作馆。
7月27日,彭州国际友城合作馆开馆,来自奥地利施蒂利亚州米尔茨楚施拉格市、法国塞纳—马恩省莫雷市、韩国忠清北道堤川市、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伊普斯维奇市等彭州国际友城的代表出席开馆仪式。
据了解,友城合作馆是集国际友城风貌、双方交流成果展示和国际友城特色商品展销为一体的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平台,以“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民参与”的模式,推动国际友城间企业、文化旅游产品的营销,增进企业、市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以及参与双边和多边在经贸、文化、教育、旅游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近年来,彭州市在国际友城建设中突飞猛进,先后与9个国家的10个城市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城市,形成面向亚洲、欧美、澳洲和南太平洋岛国的全方位对外交往新格局,先后荣获全国友协颁发的“国际友城战略发展奖”和“中法地方合作奖”。
开创发展新机遇,谋求发展新动力,建设国际友城合作馆,是彭州市委、市政府在落实新发展理念中作出的重大改革部署,是国际友城交往的一个全新模式。
□吉书 张战国(图片由彭州市委宣传部提供)
创新观念 友城合作可有N种可能
国际友城合作馆,既展示友谊,也创造合作的机遇。彭州市在筹划之初,就突破了以往思维定式的束缚,站在“一带一路”国家倡议“五通”的维度,把对外交流成果转化为助推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从友好到合作,促进友城国际资源从单一的项目调研向项目合作转变。
打破“增加外资投入是招商引资的唯一路径”这一惯性思维,招才引智,引入外资企业设计、规划和运营理念,拓宽对外交流合作的渠道。在友城合作馆开馆仪式上,奥地利R&P建筑师事务所、德国PH景观设计事务所以设计咨询顾问的形式,与彭州市统建集团签署了《彭州市白鹿镇露天音乐厅项目建设设计咨询服务合同》。
目前,彭州友城交流合作以文化、旅游交流为重点,在白鹿音乐小镇建设、龙门山滑雪场合作、“莫雷之家”和“莫雷商业街”项目中引入了奥地利米尔茨楚施拉格市和法国莫雷市设计理念。而依托友城合作馆对外交流合作成果的展示,将重点挖掘与友城在教育、农业、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领域的交流,多种方式助推彭州重点产业迈向国际化,包括与友城学校建立友好关系,邀请农业专家来彭培训,在通用航空领域与友城企业探索交流合作,派遣本地医药企业赴友城参加生物医药博览会等,力争形成与彭州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创新方法 扩大交往可有多种渠道
在彭州决策者看来,进一步拓展交往渠道、充实对外交往的内容,关键是创新方法,对标国际城市查找差距、寻求合作共同点。
彭州确立了对外交往的路径:要结合产业发展方向,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重点,拓展国际朋友圈,新结交一批经济、文化科技实力较强且国际知名度较高的友城,形成友城交流梯次配置和“彭州朋友遍天下”的良好态势,打开彭州对外商贸合作新门户。
要在结交友城渠道上下功夫。彭州提出,将充分发挥彭州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海外华侨华人的优势资源,依托友城合作馆内友城介绍、交流大事记、外事实物、影像资料等多样化方式的展出,再现彭州对外交往的发展历程,使外国民间组织直观深刻地了解彭州,加深对彭州的印象,打开彭州对外结交的新门户。
要在角色定位上下功夫。调动市级各部门参与对外交流合作的积极性,明确“大外事、大友城”概念,着力发挥部门的“集群效应”,促成更多的实质性交流合作成果。
同时,在重大活动上下工夫。积极发挥彭州举办国际性重大活动的辐射效应,进一步搭建友城合作平台,广交国际朋友,把意向性结好的城市、目标城市邀请参与到活动中,并加强后续跟踪,促进开花结果。
创新机制 商贸往来可有若干模式
彭州市有关负责人表示,做活友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开展经贸往来,借力友城之间在文化、教育和旅游等方面的交流成果,搭建友城双边经贸合作桥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为此,彭州开创了友城与商会的“捆绑”模式,即依托与友城的友好关系,与友城商会取得联系,逐步建立合作伙伴商会关系,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推动本土企业“走出去”,开辟国际合作领域,拓展发展空间,助推该市企业向国际高端迈进。
友城合作馆国际商贸厅以“体验馆+互联网+外贸”的方式,展销友城特色商品和彭州名优特产,让友城特色商品更加快速、有效地进入国内市场,也让彭州市民放心地在家门口“海外购”,共享友城发展成果。这是第二种模式,创建与友城直接开展商贸合作的平台。
此外,彭州市特别注重创建互利共享的营商环境。明确提出,要以国际视野、全国站位,高规格推进投资环境营销,对入驻友城合作馆的商会、企业匹配一定的优惠政策,不断提升对商会、企业的吸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