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从成都高新区获悉,近日,成都高新区率先在成都市设立的首个劳动仲裁快处审理庭(以下简称“快处庭”)进入试运行阶段,快处庭处理的首宗案件从受理到仲裁结果送达仅用时20多天,比普通流程快了近两个月。
8月5日,在成都高新区快处庭内,劳动者冯某和张某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资差额的劳动争议案件在此审理。经仲裁员调解,该案以双方协商一致、申请人主动撤诉而结案。当事人在庭审当天就拿到了仲裁文书,从提出仲裁申请到出具仲裁文书,用时仅20余天,比普通程序快了近两个月,得到了当事人好评。这也是快处庭自8月试运行以来审理的首宗案件。
首个快处庭设立在成都高新区劳动争议仲裁庭桂溪审理庭。“桂溪辖区是成都高新区企业最集中的区域,劳资纠纷占全区的60%左右,因此首个快处庭设在了我们桂溪审理庭。”桂溪街道兼职仲裁员周能介绍,快处庭初期在设定开庭上限的情况下,每周可多处理5-10人的仲裁请求,预计每年可以多处理260-520个案件,将极大地提高办理效率。
据悉,8月为快处庭试运行阶段,在周六当日只安排2-3个庭,9月快处庭将正式启用,审理的案件也逐渐向小(规模小)、少(金额少)、简(诉求单一)方向倾斜,加快开庭频率。
成都高新区仲裁庭负责人车飞介绍,为进一步优化劳动仲裁工作流程,自2016年开始,成都高新区制定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审理工作延伸至街道的工作,现已有6个街道设置了仲裁审理庭并配有专职的街道兼职仲裁员,负责辖区内仲裁案件的审理工作。而快处庭的设立,是在审理庭增至8个后的又一次提速。
就在快处庭试运行期间,成都高新区人力资源协会劳动关系协调分会下的劳动法律服务专业委员会成立,并在成都高新区管委会5楼大厅设立专席,四川省律师协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以及江三角律所、泰和泰律所等8个专业法律服务机构将免费为成都高新区企业和职工提供涉劳纠纷调解和法律咨询服务。
成都高新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成都高新区率先在四川省启动省级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创建工作,劳动用工环境综合治理取得突破进展。“接下来,我们将继续优化仲裁工作流程,发挥好街道级劳动争议审理庭、快处庭作用,逐步实现各街道全流程办案,加快促进和谐劳动关系构建。”
本报记者 缪琴 宋妍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