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首页
四川 | 原创| 国内| 国际| 娱乐| 体育| 女性| 图片| 太阳鸟时评| 市州联播| 财经| 汽车| 房产| 旅游| 居家| 教育| 法制| 健康| 食品| 天府新区| 慢耍四川
您当前的位置:政企频道  >  区县快讯
新闻热线:028-85171608 QQ:2226834809

崇州:农业共营制催生出天府好米

2017年10月10日 11:00:54
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王莹

  “江原县,(蜀)郡西,渡大江,滨文井江……小亭,有好稻田……”1600多年前,东晋时期的崇州人常璩在《华阳国志》里这样描述川西平原的沃野稻香。

  常璩文中提及的“江原县”就是现在的崇州市,该市素有“天府粮仓”的美誉,早在2000多年前就开始种植水稻。而位于崇州市沃野之中的隆兴镇,古称小亭,更汇集了川西平原的田畴沃野精华。 时间转至当下,“天府粮仓”美誉的内涵,在不断延展和丰富。

  作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试点县和成都唯一的优质粮油产业园区,崇州进一步深化农业共营制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全市36万亩优质水稻种植区,引导土地股份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取标准化的种植和专业化、科技化的服务,将鱼虾蟹鳖养殖与水稻生产有机结合起来,稻鱼和谐共生,为稻米创造极致生长环境,孕育出“稻虾藕遇·天府好米”。

  □庞莹/文

  稻田综合种养让大米品质提起来

  9月29日,一场新米推介会在崇州举行。推介对象,正是崇州今年的新米——“稻虾藕遇·天府好米”。最终,崇州西蜀粮仓公司与苏宁易购等销售商、实体店签约,签约总量达980多吨。“这种来自于稻田综合种养的大米,是真正的绿色生态健康大米。”崇州西蜀粮仓公司柯杨认为这是新米被追捧的原因。

  “绿色生态”的标签从何而来?发展了60余亩稻渔综合种养的职业经理人吴云刚解开了谜底,“养殖了小龙虾、螃蟹和鲫鱼鲤鱼的稻田里,不会再施用更多的化学肥料,更别说化学农药了。这样田里种出来的米,都是生态的、无任何污染的。”

  目前,崇州已探索形成稻田养鱼、养虾、养蟹、养鳅、养鳖、养鸭六种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建成稻田综合种养基地2万亩,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以水治土、粮渔共赢”。

  除此之外,崇州还在着力构建粮食科技推广体系。依托“一校两院”,形成“专家大院专家+农技人员+粮食规模经营主体”科技服务模式,促进农业科技“产学研用”各环节融合,推动粮食生产技术向绿色高产高效转变,实现农业科研成果到田间地头的无缝对接。

  “农业共营制下,村民以土地入股成立合作社,将零散土地集中起来,达到规模化种植,在规模化的土地上进行稻田综合种养,效益提高很多。”在崇州市农发局农技中心主任刘波看来,农业共营制好比沃土,有了沃土才有了“稻虾藕遇·天府好米”这个有优质品牌的生态大米。

  树品牌推电商让农民腰包鼓起来

  “想品尝上好的新米吗?‘稻虾藕遇·天府好米’,每一粒都是自然的恩赐,每一粒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在“稻虾藕遇·天府好米”电商销售线上,醒目的宣传话语触动人心。

  在激烈的行业市场竞争中,如何保证崇州“稻虾藕遇·天府好米”的质量,打破“天府无好米”的窘境,是摆在崇州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近年来,崇州从政府到企业,以至广大农民都认识到:好大米不仅在生产过程中要打理好;而且在进入市场流通领域前和过程中,还要经营好、保护好。

  就拿包装提升品位一项来说。以前,崇州大米用编织袋装着被扔进货车,走进农贸市场,如同珍珠埋进泥土里。现在崇州米已实现包装材料环保化、包装样式礼品化、包装规格多样化,大量使用真空保鲜包装、纸盒、纸袋及可降解材料包装,既提升了产品形象,增强了包装对产品的表达能力,体现了地域文化特点和人文精神,又达到了环保要求。

  从稻田综合种养到品牌打造、电商销售,崇州“稻虾藕遇·天府好米”不仅博得了好名声,更重要的是让农民的腰包鼓了起来。据崇州市农发局对稻田综合种养的统计,仅此一项,全市土地股份合作社就直接增收3000余万元,入社社员人均增收200元以上。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