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州:高标准打造“产业新城、品质崇州”
B 独具特色
打造智能制造生态圈的崇州名片
“我们的家具是完全有能力与广州、深圳等地的企业去抢占国际市场的!”去年10月的一个周末,崇州市商务投促局局长徐剑在参加了一次明珠家具、全友家居等崇州企业在印度的推介会后,信心十足!“崇州家具企业的智能制造,放眼国际市场都有竞争力!”印度家具协会负责人如是评价。
崇州家具的市场认可,是崇州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缩影。围绕成都市产业发展定位,崇州市立足于新的发展形势及现有产业基础,明确了电子信息、智能家居、大数据产业等具有鲜明崇州特色的主攻方向,力争将智能制造产业生态圈打造成为崇州的产业新名片。
对崇州发展更为重要的是,主导产业由以家具、建材为主调整为以电子信息、智能家居和大数据产业为主,也为崇州未来产业发展和布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记者了解到,目前,构建智能制造产业生态圈的道路上,崇州走出了自己的“路子”。
电子信息方面,崇州是成都市消费类电子产业聚集区,已基本形成了以捷普为核心龙头,鹰诺、福蓉科技和领胜等产业链关联企业为配套的“1+N”电子信息制造业集群发展格局,是崇州第一个产值突破100亿元的产业。目前聚集了捷普集团、福蓉科技、鹰诺实业、意德电子等行业企业8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24家,涵盖产品研发设计、电子材料、电子元器件、模具、模切、精密加工、产品检测等上下游产业环节。
智能家居方面,崇州市家具产业基本形成了以全友、明珠为龙头,索菲亚、东金、天子、沃克等为骨干,众多中小企业沿链发展的产业集群态势,拥有各类家具制造及配套企业380余家,规模以上家具及配套企业为67家,年产值达到亿元以上的企业有21家。本土培育发展起来的行业龙头企业全友、明珠是国内首屈一指的板式家具企业,在国内二、三级市场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有较高市场知名度。拥有国家家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省级(含)以上研发机构12个,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或研发机构3个。
大数据产业方面,自2013年8月成功成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以来,崇州市率先在全国探索智慧城市应用和大数据产业发展一体两面、以智慧应用带动产业发展的道路。在产业载体上,完成了大数据产业园区建设规划,园区首期6.9万平方米载体开工建设,预计2018年初步形成承载能力。产业环境上,着力建设IPC智慧处理中心,形成了以中兴智慧公司和崇信公司为基础的大数据发展专业环境。崇州在推进大数据产业的过程中,创新形成了智慧办、产业联盟、大数据公司“三驾马车”的推进机制,涵盖了“政—商—民”。产业聚集上,引进了微软、百度、北大科技园、中兴通讯、北大绿欣等100余家企业。汇聚了崇州市政务数据、全国卫星遥感数据、全国工商数据、全国知识产权数据、全国企业征信数据等。开展了医保微服务平台、崇州智惠卡、法务云(小崇法律机器人)、企业征信等民生领域应用;建成综合行政执法、“1+5+1”公务员绩效考核系统、综合行政审批等平台。2017年1—7月实现产值约7.68亿元。其中,核心产业企业15家,产值约为4174万元;关联产业企业18家,产值约为2.53亿元;融合产业企业16家,产值约为4.74亿元。
下一步,崇州将立足“西控”成都智能制造产业园定位,把握产业生态圈内涵,以“新九通一平”建设为配套支撑,重点打造崇州智能制造“三大核心园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大数据产业园、智能家居产业园),规范、有序、高效推进崇州智能制造生态圈建设。
C 独具智慧
康养旅游产业生态圈构筑全域旅游
刚刚过去的9月,崇州市廖家镇的紫薇花可谓在成都近郊游的市场上“火了一把”。一朵朵紫薇花,不仅带动了瓢虫村的乡村游,也为崇州建设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贡献了力量。
“崇州是有搞全域旅游的资本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崇州市旅发委主任丁强武如数家珍,大熊猫国家公园、第二水源地等组成了崇州发展乡村旅游和农业观光的重要基础自然资源,文化底蕴深厚的崇州城区,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文明传承的历史文化名城,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40处,其境内更是有着古镇金三角、藤编、竹编非遗等旅游资源。
发展全域旅游,崇州人有自己的智慧!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优势和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提出的具体要求,崇州市以着力建设康养旅游产业生态圈为机遇发展全域旅游。
丁强武告诉记者,目前,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依托崇州市“康养旅游产业生态圈”建设,全力推进“以成都为中心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发挥崇州康养旅游产业生态圈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将崇州市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康养旅游要素集聚中心、康养教育体验中心和康养项目吸引中心,为打造以成都为中心的世界旅游目的地提供重要支撑。
此外,崇州市紧扣成都市“西控”战略部署和“全域旅游追桐庐”的对标目标,推动了一系列工作,通过体制机制全面改革,立足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两条主线,重点培育康养旅游、美丽乡村、古镇聚落、文化创意四大主导产业,打造度假旅游目的地,构建形成“一核一城两片一廊”空间格局,建立健全“拳头”“优质”和“休闲”三大产品体系,创新全类型旅游产品体系。加强“吃、住、行、游、购、娱”及“商、养、学、闲、奇、情”旅游基础设施、旅游配套设施建设,特别是厕所革命、智慧旅游集散中心、生态停车场、标识系统建设等。坚持“旅游+产业”和“旅游+平台”路径,拓展全领域产业融合深度,加快全行业旅游要素建设与提档升级,特别是旅游服务人性化品质化,全面实施旅游品牌立体营销的同时加强旅游综合监管,优化旅游环境实现共建共享。
通过对标“中国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借鉴各地康养旅游产业发展经验,优选引入强势专业龙头企业,崇州市设定“三年夯基、五年起跳、十年腾飞”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底,崇州康养旅游产业生态圈核心区全面达到中国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标准;到2022年底,崇州康养旅游产业生态圈步入全省前列、全国知名的康养旅游产业生态圈,创建全国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到2027年底,力争崇州康养旅游产业生态圈在体量上、效益上和辐射带动上打造成为全国先进,在形象推广、品牌营销、市场招揽上促就国际康养旅游产业生态圈目的地的重大影响和地位。
本报记者 赵荣昌 崇州市委宣传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