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首页
四川 | 原创| 国内| 国际| 娱乐| 体育| 女性| 图片| 太阳鸟时评| 市州联播| 财经| 汽车| 房产| 旅游| 居家| 教育| 法制| 健康| 食品| 天府新区| 慢耍四川
您当前的位置:政企频道  >  区县快讯
新闻热线:028-85171608 QQ:2226834809

成华区:打造“文旅成华”建设“中优典范”

2017年10月19日 11:24:04
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王莹

  打开“川报观察”APP 最新版,用“AR”扫描图片看成华新图景。 成都市成华区正努力打造“文旅成华”,建设“中优典范”。

  □安宁(图片由成华区委宣传部提供)

  成都东郊记忆是成都市“假期经济”的重要热点景区之一:不仅省内外游客络绎不绝,各种大型演出也精彩纷呈。“以工业文明遗址为代表的成都东郊记忆,已经成为成都旅游和创客经济的一张鲜亮名片。”成都市成华区文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说。

  大熊猫基地、工业文明遗址、339电视塔……作为成都市传统老工业基地的成华区,目前正充分挖潜、前瞻规划,努力擦亮“文旅成华”金字名片。

  “我们充分立足全区交通条件便利、发展空间较大、文旅资源富集、生态本底良好等区情实际,谋划提出打造‘文旅成华’,奋力建设让居者心怡、来者心悦的‘中优典范’。”成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成华区已有坚实基础——近五年来,全区经济总量连续跨越3个百亿台阶,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连续五年位居五城区首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1万美元,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城市形象和品质全面提升。

  目前,成华区先后获得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区、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城区、全国文化先进单位、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区、全国和谐社区示范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等数十个国家级荣誉称号。

  A/

  规划引领 优化空间布局

  只有实现城市标位、标向、标准有机融合,构筑起决定城市战略定位、发展方向、空间形态的“成长坐标”,才能为城市建设发展提供精准的施工蓝图。

  成华区决策层认为,作为老工业中心城区的成华,当前正处于“城市拆旧后的更新期、产业解构后的重构期”的关键阶段。

  “打造‘文旅成华’,奋力建设让居者心怡、来者心悦的‘中优典范’,这既是对成华自然禀赋、历史文脉、功能定位、产业特色的综合考量,也是成华积极塑造区域发展品牌,努力以明确的发展标位、精准的发展标向,进一步推动成华在‘中优’中实现更大作为、作出更多贡献的实际举措。”成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以谋划打造“文旅成华”区域品牌为目标,成华将统筹布局六大产业功能区,加快重塑城市经济地理。

  ——在环城生态带片区,全力打好大熊猫这张牌,加快建设熊猫国际旅游区,着力打造人文与生态合一、都市与田园交融的世界旅游目的地;

  ——在大龙潭片区,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现代都市工业和总部经济,加快建设龙潭新经济产业集聚区,着力打造“千亿园区、总部新城”;

  ——在东客站片区,集聚发展以酒店会展、医疗康养、金融商贸等为主导的现代产业集群,加快建设东客站枢纽经济集聚区,着力打造“枢纽门户、商旅新城”;

  ——在建设路片区,充分发挥猛追湾总部集群、建设路商圈和电子科大等创新资源聚集辐射作用,加快建设商务总部发展区,着力打造“创新高地、繁荣都会”;

  ——在昭觉寺片区,重点发展以富森美家居、宜家家居为龙头的泛家居产业,加快建设商贸旅游发展区,着力打造“新北天地、百亿商圈”;

  ——在八里二仙片区,集聚发展文化传媒、音乐影视等文创产业,加快建设东郊文化创意集聚区,着力打造“文创之心、创客乐园”。

  与此同时,成华区还将秉持“越传统越现代,越本土越世界”的理念,打好工业文明、大熊猫文化“两张牌”,做好保护、传承和传播“三篇文章”,努力打造“集聚大熊猫文化、工业文明和蜀文化的天府文化特色圈”。

  具体而言,在保护方面,成华区将注重对蜀文化遗址、工业文明遗址和特色老街区的保护,制定出台《工业文明遗产保护利用规划》,加强对机车车辆厂等14处重点工业遗址实施保护性开发、示范性利用;在传承方面,深刻把握成华从老工业基地向现代化城区转型发展的脉络,深度挖掘从古蜀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信息文明的文化底蕴,提升打造“东郊记忆”“城北古蜀留痕”“机车厂中国最美地铁站”“东客站光影都会”等一批特色文化地标;在传播方面,将发挥成华作为“熊猫都市家园”的资源优势,积极推动大熊猫繁育基地创建国家5A级景区,加快实施熊猫小镇项目,着力引进和打造“功夫熊猫”“印象熊猫”“摇滚熊猫”等展演交流活动品牌。

  B/

  做强2.5新经济 筑牢产业支撑

  今年3月以来,香港瑞安成都天地、喜马拉雅西南总部、福中西南总部、中车产业城等近百个重大产业化项目纷纷落户成华,涉及商业综合体、文化创意、总部经济、现代金融、旅游商贸等多个领域:

  ——7月初,“成都繁星戏剧村项目”——成都国家音乐产业基地正式落户东郊记忆,填补了成都市在剧场主题文创产业园区的空白;

  ——8月,成都东客站枢纽经济集聚区成都顾连康复医院正式揭牌,其中鹏瑞利国际医疗健康中心注册资金1亿元,占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

  ——9月,成都龙潭新经济产业集聚区智慧海派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初见成效,拟建成集智能终端、物联网、芯片、汽车电子四大板块于一体的高科技电子信息产业园区,预计投资约35亿元,预计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可达10亿元……

  目前,成华区正立足重塑产业经济地理和打造产业生态链生态圈,统筹布局“一带五区”六大产业功能区,重点依托龙潭新经济产业集聚区、东郊文化创意集聚区、成都东客站枢纽经济集聚区,大力发展新经济、文化创意、商务服务等主导产业,加快构建以服务经济为主体、高端高新高质的现代产业格局。

  实际上,近五年来,成华经济发展增长迅猛: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位居五城区第一,成功打造建设路“百亿商圈”、猛追湾“千亿总部集群”、全省百亿旅游强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等重大产业集群,连续两年保持10项以上主要经济指标排名成都五城区前列。

  成华区产业发展已步入质量和数量“双提升”阶段,正在实现由“传统工业物流集散地”向“现代服务业汇集地”转型升级。

  “力争到2020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10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过100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万元’的‘百千万’奋斗目标,努力创造与面积最大中心城区资源禀赋相匹配的贡献和业绩。”成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C/

  深化社区治理 夯实民生之基

  今年7月,成都市首个“市民驿站”在成华区猛追湾街道望平社区玉双路红旗连锁店投入试运行,首批共纳入60项公共服务事项。9月15日,该区集中打造的第二批5家“市民驿站”也陆续建成投入试运行,服务事项也增至96项。

  “目前,我们正在推进第三批‘市民驿站’建设工作,以进一步扩大‘市民驿站’的覆盖面,预计今年10月底实现14个街道全覆盖,12月底实现103个社区全覆盖。”成华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深化社区治理,成华区进一步夯实“文旅成华”的民生之基。

  发现小区垃圾乱丢、车子乱停、下水道堵塞、楼梯灯不亮……社区居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这些问题,向谁反映?如何解决呢?成华区社治委透露,在贯彻落实成都市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大会精神中,成华区各街道、社区积极探索创新。青龙街道创新“互联网+”社区发展治理工作思路,结合民政部社区公共服务大数据工程体系试点规范和深化“市民驿站”集中便民服务行动计划,发挥驻区科研机构的优势,开发了“滨海家园”APP社区自治系统,提高了社区治理“多元参与、协商共治”的能力。以社区为基本单位,加强各类信息化系统的集成和数据沉淀,探索创新社区智慧治理服务体系,加快集成大联动·家空间智慧街区基础云平台。目前该系统预计本月底正式投入使用。

  “坚持共建共享,做实民生福祉,建设幸福成华。”成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坚持惠民利民、共建共享,民生福祉得到新改善——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70%以上;社会救助、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成为西部首个“养老服务标准化国家级试点单位”;高品质建成32个配套中小学、幼儿园,创建10个市级名校集团、11所市新优质学校,引进成都石室等7个优质教育品牌,全区高考本科硬上线率位居全市前列,建成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

  下一步,成华将加强基本公共服务统筹规划,提高优质公共服务产品供给能力,实施8大类18项1264处公共服务设施“三年攻坚行动”,全力抓好交通畅行、公共配套品质提升、优质教育倍增、全民健康促进、脱贫攻坚等重点工程,加快建成学校、医疗卫生、文体等配套项目64个,完成96个老旧院落、9个棚户区改造。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