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走失的“独角兽”企业回来了

2017年11月10日 10:28:37 来源:四川日报
记者 张守帅 冉倩婷 编辑:王莹

  本报讯(记者 张守帅 冉倩婷)那只成都走失的“独角兽”企业回来了,出现在发言席。11月9日,在成都市召开全市新经济发展大会上,贵阳货车帮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罗鹏应邀到会交流。

  货车帮被誉为货运界的“滴滴”,全国有450万名货车司机是这一平台的会员,公司估值达10亿美元。不久前,有网友盘点成都走失的“独角兽”,人们才恍然发现,货车帮是成都团队打造的企业,“花开在成都,最后跑到贵阳去了”。

  “走失的到底有多少?”成都市主要领导在各种场合不止一次提及此事:成都新经济领域尚未形成生态圈,与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相比,尚无一家“独角兽”企业,缺乏行业领军企业。

  新经济具有聚合共享、跨界融合、快速迭代、高速增长的特征,在培育经济新动能中发挥着基础支撑作用。今年7月以来,成都专门设立新经济发展委员会,迫不及待地抢抓发展新经济机遇。

  此次会议明确了发展新经济的目标、路径、内容和依托,从“六大新经济形态”到“七大应用场景”,给出发展新经济的“成都定义”。其中,有个目标格外引人注目:力争到2022年培育“独角兽”企业7家以上,潜在“独角兽”企业60家以上。

  “独角兽”企业到底需要什么?那只走失的最有发言权。“忐忑又激动”的罗鹏,站在发言席做专题交流:“一个互联网创业者眼中的成都新经济。”

  他讲的两个故事令人印象深刻。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人托人送他一本书《集装箱改变世界》,提醒他研究物流集装箱化的趋势,这促成了公司与全世界最大集装箱生产商的合作。“他能关注这么专业的问题,说明已从一个产业扶持者变成了推动者,成为融入产业的创新创业者。”

  另一个故事则发生在货车帮还名不见经传的时候,公司招聘员工无人理睬,甚至被怀疑为皮包公司、搞传销的。贵阳当地人力资源局负责人却陪他到职业院校“站台”。“他们不是给了一个政策,而是给了真正意义上的帮助。”

  他认为,尽管发展新经济需要构建有利于新经济发展的要素生态和供给体系,但有一点很重要,“政府要做推动者,而不是指挥者,要从在岸上做啦啦队,到跳下来一起划桨。”

  成都市委主要领导坦言,制度创新慢、治理能力滞后是成都发展新经济面临的挑战之一,干部队伍还缺乏与新兴企业一起下深水求发展的服务意识和担当精神。因此,要求成都的广大干部带头践行新思想、主动服务新经济、积极创新新制度,创造最适宜新经济发展成长的营商环境。据悉,成都全市将选派一批优秀干部到新经济领域知名企业嵌入式学习。

  作为应邀出席会议的创业者之一,殷晓舜听了很有感触。不久前,他向成都市领导写信倾诉发展共享经济遭遇的烦恼,“没想到我就这样被邀请来参加会议,成都发展新经济的决心给了我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