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优营商环境 打造全球价值投资高地
10月的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一片火热景象。在生物产业孵化园内,西点科创(成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刚刚完成接房手续,正式入驻。
这是该孵化园自8月开园以来进驻的第3家重点企业。在此之前,成都先导药物开发有限公司和康诺亚生物医药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已经先行入驻,国药中生血液制品等重点项目启动建设。截至目前,落户生物城的项目总数已达110个,协议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
产业发展,项目投资是关键。今年1—8月,双流区共新签约引进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8个,总投资334亿元,产业覆盖也越发全面,链条延伸更加完善。
凭借良好的区位优势、完善的基础设施、立体的交通网络等“硬指标”,双流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作为国家级天府新区的重要承载地,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所在地,双流同时也是四川自贸试验区的核心区域,坐拥全国第四大航空枢纽,“一环七射七横”的快速交通体系基本形成。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已开通国际、地区航线110条,与91个国际、地区城市实现了通航,航点遍及五大洲,平均每周出入境航班达690余架次。完善的公建设施、商业配套和专业载体,让项目和企业可实现“拎包入住”。
在筑牢硬件的同时,双流区不断提升投资软环境。
创新设立“企业咖啡时”,为企业和政府搭建起了“零距离”的沟通平台,而线下“一窗式”、线上“一键通”的行政审批服务,让越来越多的企业享受到了便捷高效的贴心服务。
“投资项目承诺制”让企业享受保姆式的贴心服务。不仅如此,从企业诉求和项目需求出发,不断完善能源配套和基础设施,“订单式”周到服务,让企业增强了扎根双流做大做强的信心。
着眼绿色宜居 建设空港公园城市
双流中心城区,空港中央公园,湖水碧波荡漾,景色清新怡人,仿佛一幅山水画卷在城市之中铺展。
这座亚洲最大的城市湿地公园,还在不断“长大”。双流区通过全球招标,引入澳大利亚知名专业公司规划出“十字形”“五湖四海”公园,随后规划升级优化为“井字形”生态骨架,面积拓展至15000亩,贯穿一座城,正在形成城市建在公园里的新格局。
截至目前,全区人均城市公园绿地面积15.1平方米,先后荣获“全球生态宜居国际示范区最佳范例奖”“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奖项,获批国家生态县、国家园林县城。
生态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石。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双流区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为建设美丽宜居空港公园城市提供了强大的绿色支撑。
截至今年9月22日,双流区优良天数已达160天,同比增加5天。这些变化的取得,得益于扎实推进“三治一增”,大力实施“十大攻坚行动”,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
为营造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双流区正构建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绿色产业体系,力争到2020年单位GDP能耗小于0.36吨标煤/万元。
在绿色生活方式上,鼓励绿色产品消费,完善新能源公交服务体系,大力推广高效节能技术及新能源汽车等节能产品,开展绿色细胞创建,让“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居住”成为社会风尚。
“我们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让优良的生态环境成为优质的营商环境,为双流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绿色动力’,从而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双赢。”双流区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