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帜领航 助推教育发展——雅安市中小学校党旗引领下的教育发展之路

2018年11月12日 10:18:26 来源:雅安日报
记者 吴丹 编辑:粟蓓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这是今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重要论述。

  如何抓好学校特别是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近年来,我市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出台了《雅安市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十条措施》,在凸显党建引领作用、完善党组织运行机制、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等方面出实招、下功夫,各所学校因地制宜、结合自身办学特点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党建工作载体,又通过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推动学校特色发展、创新发展,使全市教育工作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这些探索落实到学校,究竟有何成效?记者探访了我市部分中小学,一同回望他们在党旗引领下的教育发展之路。

  

雨城二中举行大合唱比赛

  镜头一

  党建领航显特色

  组织保障展华章

  1998年,全校六个年级的学生总共才378人,高三只办了一个18人的文科班,高考升学率为0,学校办学走入困境……查阅相关资料,二十年前的雅安市雨城区第二中学(以下简称:雨城二中)的办学条件一一呈现在眼前,这是一所硬软件较为薄弱的学校。

  5日,走进雨城二中,琅琅书声便传入耳中,青春的活力与朝气溢满整个校园。体育课上,学生们活力四射参与活动,彰显着该校“体教结合”的特色办学模式。

  二十年的转变,是什么让这所学校重新焕发生机?这还归功于在“学校将何去何从”的大讨论中,学校党组织在客观分析校情后提出“将体育发展成我校特色,走特色办学之路”的思路。而后,该校迅速组织起一支以党员骨干教师为核心的团队,从招生宣传、课程设置、师资搭配等多方面入手,开始了体育特色建设的艰苦探索,这一做就是二十年。

  雨城二中党总支书记袁永建用“思想领航,师德维纲”八个字来总结二十年来雨城二中党建工作的特点。

  “多年来,校党总支定期组织全体党员教师学习中央、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重温誓词、党章,走进革命老区、红军纪念馆、长征纪念地参观学习。编印了《优秀党员劳动竞赛细则》,合理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激发了党员教师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为雨城二中打造出一支占全校教职工50%的‘思想过硬,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成绩突出’的党员教师团队。”在袁永建办公室张贴着《党建定型活动安排表》,安排着每周“国旗下的演讲”、三月“文明礼貌月学雷锋”、九月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演讲比赛、十二月“纪念一二·九革命歌曲赛”等活动,这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极大强化了党员教师的党性意识,营造了浓厚的党建工作氛围。

  党建工作引领雨城二中发展的20年中,该校提炼出了“自强不息,团结拼搏”的校园精神。组建了射击、射箭、皮划艇、赛艇、举重、足球等13支专业运动队,培养了蒲琪峰、王凤等5位世界冠军、19位全国冠军、53位全省冠军,成为“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学校”、“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四川省体育传统项目示范学校”。

  “抓党建就是抓发展!今天的雨城二中,办学规模全区第一,教学质量全区领先,成功创建为‘四川省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早已甩掉‘薄弱学校’帽子,驶上了特色发展、跨越发展的快车道!”袁永建说。在党建领航的带动下,学校办学特色、模式等逐一体现,焕发出校园新生的活力。

  镜头二

  理顺机制运行畅

  全面领导促发展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为确保党组织在学校议事决策中充分发挥领导作用,很多学校都从完善制度机制入手,结合校情制定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天全县新场中学虽为一所办学规模不大的农村学校,但在党建工作中却一直保持着清晰的思路。该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刘毅介绍,新场中学多年前就开始探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实践总结出了“三定”为核心的议事决策机制。

  “‘三定’即定时间、定内容、定程序。”刘毅介绍,“定时间”便是每月的最后一周召开一次党政联席会,听取学校行政对本月重要工作小结、下月重要工作安排和设想。“定内容”是确定会议研究的“三重一大”事项,建立议事目录,细化议事规则,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集体讨论决定。“定程序”便是规范党组织参与决策程序,明确决策前、决策时和决策后党组织要开展的工作,保证集体决策顺利实施。

  这样的做法效果如何呢?天全县教育局党办主任李松林颇有感触,“新场中学的实践还是很有意义的,事实证明,只有从制度上给予保障才能避免党组织弱化、边缘化的情况。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学校的各项工作严谨规范,管人、管事、管钱都经得起检验。”

  “在全国组织工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党对中小学校的全面领导提出了新要求。为抓好贯彻落实,我们立即谋划、迅速部署,让中央的精神在基层落地落实。”李松林说,天全中学作为天全县唯一的一所单设普通高中,是全县中学教育的领头羊。前期,经过精心挑选、认真考察,在分别配齐、配强校党总支班子和行政班子的同时,及时建立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明确党总支工作职责清单,列出校长职权清单,完善议事决策制度,在制度支撑的基础上高效有序推进教育教学工作。

  镜头三

  党员示范解难题 攻坚教学双领先

  雨城区第四小学是雨城四小教育集团的前身,作为当地一所传统名校,本有着深厚办学底蕴的它,在近年来的发展中也遇到过两次较大的转折和挑战。

  一次是2011年,为响应雅安城市“中心疏解,重心东移”战略,学校整体从中心城区搬迁至7公里之外的沙湾新区。家长反对、老师担忧,交通安全、午间管理、教学管理等迁址带来的矛盾、问题与压力接踵而至。为化解学生、家长、教师面对搬迁的消极心态,做通思想工作,党组织和党员教师迅速行动起来,一支支党员突击队活跃在8小时外,不分昼夜开展问卷调查、方案征集、谈心谈话。

  雨城区第四小学党总支书记郝琚英回忆:“那段时间白天忙教学工作,晚上放学就给思想上有疙瘩的老师谈心谈话,河边的路都不晓得走了多少个来回。”通过党员干部细致而扎实的工作,消除了部分老师、家长、学生的顾虑,顺利完成了四小的整体搬迁,保障了平稳有序的教学秩序。

  第二次大的转折点是在2016年,为进一步提升灾后重建学校的办学效益,扩大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按照雨城区教育局安排,组建四小教育集团,由雨城区第四小学领办汉碑慈济小学。

  作为雅安市第一个尝试集团化办学的学校,如何把“4·20”灾后重建的汉碑慈济小学在短期内办成同样高水平、高认可度的小学?共产党员再次成为中流砥柱。“陈剑锋数学名师工作室”、“李斌科学名师工作室”等一个个党员工作室相继成立,领衔人均是学校党员,成员中党员教师占到了75%。依托党员工作室在校内组织的各类课堂教学大赛、微课比赛等,一大批年轻教师、名师迅速成长起来。3名党员教师受到省级以上表彰奖励,2名党员教师被评为省级特级教师,有近500人次分别受到省、市、区级各类创优争先等活动的表彰奖励,四小教育集团荣获“四川省教书育人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广泛认可。

  加强党对中小学校的全面领导,把抓好学校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各方面是抓好中小学校党建工作的基本遵循。今后,我市还将继续深化中小学校党的建设,挖掘特色亮点,总结先进经验,推动建成一批党建示范点,选树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党建工作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