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全市法院22项改革举措全国全省推广

2019年01月24日 15:55:24 来源:成都日报
记者:晨迪 编辑:金宣辰

智能机器人“崇法官”为当事人提供实用便捷的法律服务

  今后一个时期,司法体制改革的任务是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近年来,成都两级法院主动融合中央顶层设计与中基层法院实践,聚焦司法责任制改革、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司法体制机制综合配套改革“三大核心”,先后于2016年、2017年部署开展“全面改革创新年”主题实践活动、司法体制机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分别明确26项和156项改革任务。目前有22项改革举措在全国全省法院推广,网上同步办案、司法智库大数据中心、要素式智能审判、智能机器人“崇法官”等入选“首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刑事庭审实质化成功改革被评为四川改革试点典型案例,“知识产权类案快审机制”被国务院作为第二批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案例在全国推广。

  深化“一体三维”司法责任制改革

  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

  全市法院压实院庭长办案、管理、监督三项职责,明确一线员额法官办案、管理、廉洁、作风、报告五个责任主体。严格执行归档结案新标准、均衡结案新机制、静默化监管新模式,严格落实干预(过问)案件记录、问责“两个规定”。去年,全市法院院庭长受理案件166331件、审结151081件,分别占总数的42.14%和43.2%。法官人均办案比改革前增加95.45件,上升42.41%。

  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

  三大庭审改革继续保持全国领先

  结合贯彻最高法院“三项规程”,市法院与市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联合制定关于深化刑事庭审实质化改革具体实施意见和加强刑事案件证人出庭作证意见两个文件,推进认罪认罚从宽,促进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推动庭审实质化常态运行,最大限度防范冤假错案。截至目前共开试验示范庭审2096件,1473名人证出庭,当庭认证率、当庭裁判率、服判率分别为73.8%、53.48%、92.7%。持续深化民事庭审优质化改革,已推出示范庭审2243件。推广行政诉讼要素式审判,适用优化审办理行政案件5916件。制定《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市基层法院案件繁简分流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经验做法在全国全省法院推广。

  率先开展现代司法管理改革

  持续探索法院内设机构改革模式

  深入推进与新时代司法需求相适应的“司法供应链”管理新模式改革,加快推进内外沟通协调中心、案件质效管理中心和办案服务保障中心“三大中心”建设,在全国法院审判执行工作会暨审判管理工作座谈会上介绍成都经验。积极稳妥推进全市法院内设机构改革,实现专业化审判与扁平化管理相统一,党务政务主管与主办责任制相结合,改革试点和课题研究成果《优化、协同、效能——人民法院内设机构改革的成都实践》已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