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政企频道  >  要闻
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 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
http://www.newssc.org 】 【2019-01-28 10:17】 【来源:成都日报

  2018年11月30日,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已经印发的《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意见》进行解读。该《意见》从8个方面,制定了25条具体措施,其中提到了“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努力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那么,民营企业目前都存在着哪些法治方面的困扰呢?相关部门又如何为全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近日,成都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市维稳办主任王德运,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杨咏梅,成都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苏云,成都市公安局副局长周刚,成都市司法局副局长彭赋桂,以及特邀专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四川省立法学研究会会长郑泰安做客新天府会客厅,向大家展示了政法战线各部门分别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递出的“大礼包”。

  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

  让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吃下定心丸

  一直以来,在生产经营中能够拥有良好法治环境,是民营企业非常关心的问题。而在最近出台的“成都民营经济25条”提到了“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努力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对此,政法机关又是如何抓好贯彻落实的呢?

  王德运表示,鼓励、支持、保障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是中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更是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敲下了“定音锤”。政法机关在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发展、保护企业家权益方面,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在全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上,我们承诺,全市政法系统要严格规范文明执法,努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让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吃下定心丸,安心谋发展。特别是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意见》出台后,全市政法机关主动作为、全面谋划,积极落实相关工作部署,做了大量工作。最近,市委政法委牵头政法各部门制定《加强民营企业合法权益保护的实施细则》,共提出11条具体措施,应该说这是政法机关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和良好法律服务的重要工作抓手。

  “具体来说,我们将从4个方面着手:一、转变司法理念,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全市政法系统把依法保障和服务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全面贯彻依法平等保护原则,依法保证各类市场主体诉讼主体地位平等、法律适用平等、法律责任平等,全面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人身权、财产权和自主经营权。二、以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为首要,依法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依法严厉打击侵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依法保护企业家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依法区分民营企业合法财产与违法犯罪所得、企业家个人财产与企业法人财产,坚决防止牵连个人和家庭成员合法财产。依法保护民营企业胜诉权益,确保民营企业合法债权及时实现。三、以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为基础,依法保护民营企业自主经营权。牢固树立谦抑、审慎、善意、文明、规范执法办案理念,严格规范涉民营企业执法司法行为。依法严格区分民营企业正当融资与非法集资界限,准确认定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的性质,依法审慎适用拘留、逮捕和查封、扣押等强制措施。建立政法机关沟通协调机制,依法妥善处置涉及对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采取强制措施、执行等的案件,最大限度减少对民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利影响,让企业家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四、以激发社会创造活力为重点,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创新创造权益。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鼓励企业创新创造。慎重对待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在生产经营、融资活动中的创新创业行为。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提升治安、户籍、道路交通、出入境等管理水平,努力为企业发展提供便利条件,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成都政法力量。”

  公安机关护航民营经济

  当好“护航员”“治安员”“服务员”

  公安机关承担着为经济社会保驾护航的神圣职责,在保障民营企业方面,公安机关是怎么做的?

  周刚表示,公安机关护航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发展首先要做到的是立足打击破案主责,充分发挥社会综合治理主力军作用,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具体而言,公安机关在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中主要是当好“三员”即“护航员”“治安员”“服务员”,着力为民营企业发展破除办事创业的壁垒、清除影响市场公平竞争的障碍、消除涉企案件带来的风险。

  “护航员”,是指公安机关要坚定不移做强打击、依法维护权益。坚持把民营企业作为平等保护的市场主体,从严从快、依法依规严厉打击侵害企业合法权益和企业家人身财产权利的违法犯罪行为,让民营企业在公安机关的作为中感受党和政府真心实意惠企利企的决心和恒心。

  “治安员”,是指公安机关要主动靠前做实管理,全力规范秩序。坚持把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作为重要任务,着眼企业规模结构和分布特点,抓实抓好常态化周边秩序整治、交通堵点治理、安全隐患排查等,让企业心无旁骛增效益、聚精会神谋发展,让民营企业在公安机关的服务中感受党和政府真抓实干安企利企的关爱和温暖。

  “服务员”,是指公安机关要换位思考做优服务,着力提供便利。大力弘扬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的“三到精神”,既抓规定动作落实落地落细,又抓自选动作创新创优创实,让民营企业在公安机关的点滴改变中感受党和政府真金白银亲商爱企的势头和韧劲。

  周刚介绍,目前,市公安局一方面将制定实施细则认真抓好市委市政府“民营经济25条”的落实,另一方面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警企联系,收集涉企需求,有针对性解决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提出的需求,逐一落实到位。

  全市公安机关将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一是营造最好环境,坚持各类市场主体地位平等、法律适用平等、法律责任平等,依法同等保护民营经济的经营权、财产权、创新权益,全力维护规则平等、机会平等,全力保障民营企业平等享有新时代发展机遇。二是实施最强保护,对损害、侵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的违法犯罪行为,建立案件办理“绿色通道”,快速受理、快速立案、快速侦破、快速追赃挽损,实现案件办理“一路绿灯”,确保受损权益得到最快恢复、最强保护。三是开展最优服务,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把权力放到位,把监管做到位,把服务做到最优,为广大民营企业创造良好营商环境。全市所有公安办证中心、158个派出所一站式办证点的窗口民警、办证民警对民营企业和广大群众申办事项和所提需求,只有办成权、报告权,不允许说“不”。四是构建最佳关系,全市公安机关和民警将守住底线、牢记红线、不越雷线,走正道、行直路,把“亲”“清”作为新型警商关系的情感纽带和原则底线,着力构建亲清常在、清气长存、清风正节的新型警商关系,协同创造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生态。

  依法主动保护民营企业

  法院检察司法行政多措并举

  法院、检察院、司法局还有哪些鼓励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措施?

  杨咏梅表示,一直以来,人民法院立足审判职能,始终坚持依法、全面、平等保护民营经济,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合法权益。一是严格执行刑事法律和司法解释,有效保护民营企业家的人身、财产权利,增强民营企业家的安全感;严格非法经营罪、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防止随意扩大适用。二是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家的自主经营权,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对恶意利用诉讼打击企业信誉的,分情况依法处理,依法支持民营企业的合理诉求。三是大力推进“基本解决执行难”,依法保障民营企业胜诉权。

  此外,法院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在知识产权保护中的主导作用。一是探索技术调查官制度,完善技术事实查明机制,切实降低举证难度。二是发挥知识产权保护临时措施的制度效能,提高民营经济司法救济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坚决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三是对情节严重的恶意侵权行为依法给予惩罚性赔偿,提高知识产权侵权成本,切实维护民营企业的知识产权。

  苏云表示,全市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惩治犯罪职能,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营商环境。认真履行批捕、起诉职能,依法打击盗窃抢劫、侵占挪用以及黑恶势力以强揽工程、强买强卖、欺行霸市等手段侵犯企业财产权利的犯罪;精准打击侵犯商标权、专利权和商业秘密等侵犯企业知识产权的犯罪,激发保护企业创新动力;依法惩治合同诈骗、串通投标、故意损害商业信誉等损害企业利益以及其他破坏公平竞争的犯罪,为企业合法经营保驾护航。

  此外,检察机关改进服务企业的方式,帮助民营企业提升规范经营、抵御风险能力。发挥检察机关资源优势,结合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帮助企业防范合同诈骗、非法集资、职务侵占、挪用资金、污染环境、重大责任事故、劳动安全事故等违法犯罪的发生。针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发出检察建议,帮助企业完善内部监督制约和管理机制。深入开展法治宣传,引导企业强化依法经营意识,明确法律红线和法律风险,依法办事,守法经营;同时帮助企业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有效防控重大法律风险。

  彭赋桂表示,市司法局高度重视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2018年12月5日,市司法局出台了《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十项实施细则》。一是建立服务民营企业健康发展重大法律事务协调机制。二是营造民营企业健康发展良好法治氛围。三是深入开展“公共法律服务惠民企活动”。四是构建民营企业的涉外商事法律服务保障机制。五是建立涉外中介法律服务业发展激励机制。六是保障民营企业依法减负发展。七是建立民营企业知识产权维权体系。八是全面推行民营企业公证“最多跑一次”改革。九是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民营企业中的重要作用。十是建立民营企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

  本报记者 晨迪 李旻 杜文婷

[记者:晨迪 李旻等 编辑:金宣辰]
点击进入 四川发布网站 微博 四川新闻网爆料微博 转麻辣微博
新闻采访中心:[028] 85171608
分享按钮
相关新闻
· 看眉山民营经济如何“长”得更大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