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旅游名县申报名单出炉 雅安7个参评县区均入围

2019年03月05日 16:38:48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金宣辰

  四川新闻网成都3月5日讯(罗梦宇)随着“天府旅游名县”建设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评选条件、评定方式、激励政策、组织管理等细节的正式发布,滋润雅安也正式进入了创建模式。

  3月2日,省文化和旅游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对107个县(市、区)的申报材料及有关情况进行了初步审查,最终将91个县(市、区)纳入首批天府旅游名县申报范围,入围的91个县(市、区)遍布全省21个市州。

  其中,雅安参评的7个县区均被纳入申报范围,成为我省除成都以外入围首批申报县(区)最多的市(州)。同时,加上正在积极准备下一批申报的荥经县,雅安已吹响全域争创天府旅游名县的集结号。

  据了解,评选将按照“申报推荐—竞争遴选—考核认定”的方式进行,共分为候选县、命名县两个层次,每年评选产生的命名县不超过10个、候选县保持30个以内,命名县是在候选县中遴选产生。

  91个县(市、区)入围,30个候选、10个命名……可以说,“天府旅游名县”的竞争非常激烈。

  那么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滋润雅安有哪些优势?

  对于创建天府旅游名县,雅安市委高度重视,市委书记兰开驰对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工作专门作出批示,要求推动全市相关县区积极争创,并尽快落实争创方案组织实施。

  市政府多次召开协调会解决创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市级分管领导和旅游主管部门也多次调研推动,并积极与省上对接协调,明确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建立起党政主要负责人牵头、各部门(单位)联动、全社会参与的文化旅游发展体制机制。旅游主管部门编制出台旅游规划,制定并有效实施促进文化和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在对参评县区进行检验的基础上,帮助完善创建资料,加强对标学习,补齐短板,为创建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把生态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文物保护放在首位,开展文化旅游资源普查并做到“家底”清楚,保护利用、综合评估管理有效。

  与此同时,雅安全域旅游也不断推进,旅游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旅游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完善,旅游集散中心、咨询服务中心、信息服务、便民服务、景区停车场、汽车营地等功能健全有效,自驾游、自助游服务体系完善,“厕所革命”达标。雅安文化旅游品牌形象特色鲜明,文化旅游市场秩序良好,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旅游经济规模显著提升,文旅融合、产业融合、产城融合发展成效明显,形成“旅游+”的发展格局,孵化一批旅游新产业和新业态,拥有集观光、休闲、度假、康养等为一体的文化旅游品牌。

  由此可见,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已经不是单个县区为之努力的目标,而是雅安全市全域共同努力、共同推进的共同目标。在本次创建活动中,参评的各县区也将全面展示旅游形象、充分发挥特色亮点、改进完善旅游设施,向着既定的目标努力。

  去年,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明确了雅安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市的定位,激励和推动着雅安充分利用优质的生态环境、优美的风光、独特的人文,全力发展生态康养旅游产业。

  雅安市委四届三次、四次、五次全会都将发展生态文旅产业作为加快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市的核心,并提出了“天府之肺·生态雅安”的城市名片”和“一座最滋润的城市”城市旅游宣传口号;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将“继续夯实绿美本底,加快推进生态文旅养融合发展”作为今年的重点工作。

  目前,雅安市各县区都确定了明确的争创目标,县域旅游竞相发展、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已经形成。

  那么参评的各县区分别都有哪些特色亮点?下面就让我们一探究竟。

  【雨城区】

  雨城区是川西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的生态阶梯,气候、地形多样性赋予了雨城优越的生态禀赋和富集的旅游资源。

  全区拥有碧峰峡景区、周公山温泉、望鱼海子山高山湿地等自然风景旅游资源73个,上里古镇、汉代高颐阙、苏维埃政权旧址等人文景观旅游资源113个,合江茶园、中国藏茶村、云台山国家农业公园等休闲农业旅游资源21个,茶马古道文化、青衣羌历史文化、“三雅文化”等文化旅游资源51个。

  雨城区生态资源底蕴丰厚,康养旅游潜力巨大;主题资源优势突出,旅游文化性格鲜明;产业多态融合发展,民间投资热潮不减,坚持将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作为头号工程和“一把手”工程,坚持高标定位,强化问题整改,增添工作措施,奋力开创雨城绿色发展新局面。

  【名山区】

  世界茶源·中国茶都——名山确立了“1+7+N”的空间布局,通过“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劳动变运动、产品变商品、茶山变金山”打造“花香茶海”,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建成了一条长69公里的生态茶产业文化旅游经济走廊。

  走廊分步打造科普茶乡——牛碾坪、骑游茶乡——红草坪、浪漫茶乡——月亮湖等7个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的茶乡组团——休闲农场、茶家乐、茶庄和特色民宿,星罗棋布,点缀其中,形成了连点成线、连线成片的茶旅融合、全域旅游的发展格局。同时,立足茶文化的独特优势,名山“茶+旅游”、“茶+康养”、“茶+文化”等多样的旅游形态逐渐发展。

  蒙顶山茶文化历史悠久,一直以来着力打造体验式精品旅游景区。蒙顶山因地制宜,规划了众多户外拓展项目及课程,景区内的蒙顶山山水花园项目、树冠漫步提升项目、茶文化体验区、游客接待中心、新观光索道等众多旅游体验项目进一步提升了景区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牛碾坪创建4A级景区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开展,茶科技中心广场改造工程预计3月底完成,景区正在抓紧相关提升规划编制工作。

  创建“天府旅游名县”能提升名山区的知名度、美誉度,通过发展壮大旅游产业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下一步,名山区将继续推动4A级景区的创建,制定名山区创建天府旅游名县软硬件差距表以及对标提升整改方案。

  【天全县】

  天全地处四川盆地西缘,二郎山东麓,最美318和茶马文化、农耕文化、红军文化、生态文化在这里交融出动人的风景。

  近年来,天全县着力推动全域旅游提速发展,以“成渝后花园,康藏桥头堡”为定位,以“二郎山大品牌,中医大康养”为特色,建设中国川藏游出发地、川滇生态旅游目的地、川西康养重要目的地3张名片,打造最美318、茶马古道2条黄金旅游线,建设喇叭河、康养旅游县城等7大景区,打造3条农旅融合环线,形成了“3273”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在创建天府旅游名县中,天全县将围绕喇叭河景区争创国家5A级景区,进一步完善全县旅游基础和要素配置,打造一批重量级景区和高品质产品,形成更加完整的旅游配套体系,辐射带动全县旅游多业融合发展和协调发展。

  充分利用好全县中医药资源的先天优势、良好信誉和市场基础,结合美食康养、森林康养、休闲康养等康养产品,打造旅游一批以中医与生态高度融合的康养产业集群,创新一批旅游新业态。

  以二郎山生态文化为特色擦亮旅游名片,深入挖掘天全土司文化、茶马文化等当地特色文化,创新文化表现形式,使文化符号融入旅游产品包装,使文化仪式融入旅游活动,打造具有很强识别性的地理标致,在全国打响二郎山品牌。

  【芦山县】

  芦山是川西重要门户,是“中国最美景观大道”国道318川藏段的重要节点,是史上南方“丝绸之路”和川藏“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境内有集雪山、草甸、杜鹃林、海子为一身的神奇九天山;有240平方公里神秘原始森林;大熊猫、红豆杉、珙桐等珍稀动植物分布其间。

  芦山县汉代文化底蕴丰厚,被誉为“汉代文物之乡”。境内有樊敏碑阙及石刻、平襄楼及牌坊、青龙寺大殿、茶马古道芦山段等4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芦山根雕传承汉代石刻精髓,以“蜀根、汉魂”为主题,全国乌木根雕第一、根雕第三的市场规模,产品远销国内外。2013年,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芦山“中国乌木根雕艺术之都”。

  芦山县将创建“天府旅游名县”作为全县重点工作,以加快推进大川河健康旅游、猴山飞瀑、芦山县“灵鹫山世界名山康养圣地·蜀汉文博城市”、龙门4A级景区提升等项目为契机,推进景区的提升和建设,全面优化飞仙关、汉姜古城、龙门古镇、大川河4个核心景区的旅游环境和要素。同时以民宿奖励政策为契机,引导群众建设高水平、高质量的民宿,并完善基础配套,优化旅游服务,深入宣传营销,营造浓厚氛围,奋力开创芦山旅游发展的新局面。

  【宝兴县】

摄影 高华康

  宝兴县是熊猫老家,是世界第一只大熊猫科学发现地和第一只大熊猫模式标本产地。这里旅游资源独特富集,红色文化内涵丰富,是连接川西旅游环线甘孜、阿坝精品景区的重要节点,是全省12个重点旅游发展县之一,是川西大熊猫生态精品旅游环线上最为重要、最具特色的旅游区之一。

  境内有以县城主城区为核心打造的国家4A级景区熊猫古城,有集大熊猫饲养、救护和宣传教育为一体的蜂桶寨邓池沟景区,有全球最大的野生桂花分布区和最佳红叶观赏区东拉山大峡谷,有兼具雪峰、草甸、森林自然风光和独特藏乡风情的硗碛藏寨·神木垒景区,更有360度观景平台达瓦更扎及夹金山红色文化体验线路。

  宝兴县以“熊猫老家·红色圣地”为总体旅游形象,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建设天府旅游名县为目标,加快景区联动开发,打造精品景区;加大投入力度,完善配套设施;抓好融合发展,培育新兴业态,全面深入推进文化旅游业转型发展、提质增效,将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成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汉源县】

  汉源县阳光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有“攀西阳光第一城”“鲜花碧水阳光城”美誉,是理想的康养胜地。

  汉源四季鲜花盛开、瓜果飘香、阳光明媚、空气优良,是一个可以深呼吸的城市,更是一个康养休憩的好地方。

  汉源物产丰富,甜樱桃、红富士苹果、黄果柑、金花梨等生态水果四季不断,各类有机蔬菜和花椒、核桃等干果畅销全国,“花海果乡·阳光汉源”更是“中国花椒之乡”“中国甜樱桃之乡”。

  汉源山川壮美,84平方公里的汉源湖是西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汉源春色”“大渡晴波”“鸡冠朝阳”闻名遐迩;大渡河国家地质公园雄奇险峻、幽深雾静,是中国十大最美峡谷之一;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万亩梨花是四川十大最美花卉观赏地;轿顶山360度观景平台被誉为“微缩版”可可西里。

  依托阳光山水、花海田园特色优势,汉源县将进一步发挥好自身独特的山水、阳光和特色产业优势,着力将汉源打造成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坚持规划引领,提升发展水平;完善基础设施,夯实产业基础;坚持标准引领,注重民宿特色,注重宣传营销,强化品牌塑造,不断推进“天府旅游名县”创建工作。

  【石棉县】

摄影 黄刚

  石棉县是全国唯一一个以矿命名的县,被誉为“熊猫放归地·温泉阳光城”,是“通藏达滇攀西阳光旅游第一站”“环大香格里拉旅游门户”“环贡嘎国际旅游度假区集结地”。

  石棉县生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具有冬春干旱无严寒,夏秋多雨无酷热的特点,是“避暑、避寒、避霾”的理想胜地。县内温泉资源丰富,温泉旅游资源品质极高,广泛分布于县域内多个乡镇(街道),尤其以草科、田湾、栗子坪和县城内的温泉出名。

  红色文化是石棉的主流文化,在被誉为“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的安顺场,太平天国文化、红色文化悲喜相衬,举世闻名,具有世界军事研究的价值。

  同时,立足中国黄果柑第一县、世界枇杷栽培种原产地特色优势,石棉坚持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大力实施“大渡河百里金果长廊”建设,加强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乡村旅游条件日趋成熟。

  石棉县将以创建天府旅游名县为契机,在红色旅游、康养旅游、生态旅游持续发力,发挥好“初心”体验、温泉康养、徒步穿越贡嘎山、熊猫科普基地、乡村振兴五大引擎作用,加快推进“五大龙头景区”“三大温泉项目”建设,加快建设川西温泉康养旅游目的地和雅安市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进一步完善旅游集散地、应急救援服务体系建设。

  【荥经县】

摄影 陶熊辉

  荥经县气候宜人,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是华夏人文始祖颛顼帝故里。境内拥有龙苍沟国家森林公园、云峰山、牛背山360度观景平台等景点。

  据悉,荥经县正在积极准备下一批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