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4月26日讯(通讯员 刘晓月 谢芳)“我们农民要去贷款要去融资还是挺困难的,比如说抵押贷款,我们农民没有什么可抵押的……”这是2019全国两会期间,四川温江岷江村党总支书记陶勋花在央视财经频道(CCTV2)第一时间栏目“走街串巷话两会”中说出的困惑,而成都农商银行温江支行帮她解决了这个难题。
“我行有很多产品都十分符合目前岷江村的需求,例如10万以下的小额农贷,或者更高金额的贷款,只要符合我行政策,都可以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进行投放。”成都农商银行温江支行行长邝光胜在“走街串巷话两会”中表示。
支持小微盆景 践行普惠金融
那这段对话的缘由是什么呢?原来,四川温江寿安镇是温江区“南城北林”规划中“北林”的焦点区域,川派盆景起源地,素有“花木之乡”的佳誉。寿安镇岷江村积极转型、调整产业发展,专注“微盆景”,发展阳台经济,带领村民创业致富。但在实际经营中村民们却遇到了发展瓶颈,如上述陶勋花书记提到的,创业村民向银行申请融资时陷入“无房可抵”的尴尬境地。
据悉,当温江支行得知岷江村产业村民的资金需求后,第一时间对接,通过调查梳理情况,得知其经营的“微盆景”产业定位准确,发展势头较为良好。经支行讨论,为助力产业发展,温江支行摒弃了抵押为主的传统观念,通过小额农贷成功向其授信10万元贷款,有效补充其资金缺口,岷江村的微盆景产品被带到2019年全国两会,赢得了代表们的广泛好评。
记者了解到,温江支行是唯一一家对岷江村微盆景产业做出金融支持的金融机构,“以诚挚倾心的服务,深入做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践行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是我行本着爱客宗旨一直在做的。”温江支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支行还在岷江村设置了惠农微银行,打通了普惠金融的“最后一公里”,为岷江村居民提供更为便利的金融服务。
目前温江支行在岷江村一共支持5户小微盆景农户。据悉,给予岷江村产业发展金融支持的小额农贷已是成都农商银行较为成熟的产品模式,数据统计,2018年温江支行共计投放小额农贷279笔,投放金额302万元,分别用于花木种植、农产品加工、蔬菜种植等,先后支持万春幸福田园、天星村编艺园、先锋村盆景园等批量项目,助力当地产业发展,取得良好效果。
助力区域发展 发挥金融力量
记者得知,除去助力岷江村小微盆景项目推动乡村振兴,温江支行还积极支持岷江村高端民宿产业,在岷江村一帐篷酒店项目建设之初遇到资金难题时,通过支农再贷款有效解决了项目资金问题,还大幅降低了客户资金成本。据悉,该项目很好地融合了岷江村的传统文化,很快便成为朋友圈一房难求的网红,更成为温江北部特色酒店产业的典范。
服务区域发展,满足客户多样化金融需求,温江支行一直在路上。
作为温江区本土银行,温江支行除了岷江村,对区域内其他各乡镇也一直大力给予金融支持。2018年,温江支行贷款规模达76.85亿元,96.10%用于温江本地经济发展,涉农贷款余额73.74亿元,占贷款总额的95.95%,每年代发各类补贴18万笔,金额10亿元以上,发挥了服务“三农”、当地主要产业及中小企业的主力军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温江支行不断完善配套机制,多渠道推进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工作。“支行积极参与‘农贷通’平台建设,依托该平台着力解决‘三农’融资难、融资贵以及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温江支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自“农贷通”平台建立以来,通过该平台投放贷款14笔,5615万元,位居全区金融机构首位。
据悉,下一步温江支行将对温江区农村进行金融需求细分,深入调研不同区域不同产业的金融需求特点,推出支行适用的产品和服务,并且根据需求积极与总行沟通开展创新,不断提升满足农村主体金融需求的服务能力。(通讯员 刘晓月 谢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