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川新时代 奋斗农商人 | 稻田里的盯梢者

2019年07月17日 11:30:41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张瑞潇

成都农商银行的员工行走在田间。刘晓月/摄

  四川新闻网成都7月17日讯(通讯员 成湘绮 刘晓月 廖薇薇 张焱)这一年,成都第一座立交桥在府青路上拔地而起;

  这一年,报纸广播里突然多了一个美国城市的名字,菲尼克斯,他和成都的夏天一样炎热,所以他俩结了对子,成了国际友城;

  这一年,费翔一曲《故乡的云》,从春节联欢晚会一直贯彻到了金牛村每一根草,每一枝柯;

  这一年,厚诚又几乎近于傻味的村人,极力劝说中专毕业的邓学珍去正在招工的国营厂,每月能领到100多元的工资,可她穷怕了,啥能多赚钱就寻思着干啥;

  这一年,村委会墙上贴着中央五号文件《把农村改革引向深入》和“星火计划”宣传标语,邓学珍也不能解得透彻,但她知道,让农民也能开厂致富,中央可了;

  这一年,金牛信用社给了三万元信用贷款,村里第一个乡镇企业“金牛净化塑料厂”办起来了,邓学珍成了合伙人之一;

  这一年,是1987年,和今年的成都一样,热得晚……

成都农商银行金泉支行党总支书记、行长魏雄(中)正在金泉净化水处理有限公司进行贷后调查。刘晓月/摄

  好水稻与坏稗草

  金牛村,往东十五里是成都火车北站,往南二十里是天府广场,距离城有十余里,那时,一环路内才叫城。村子不大,屋舍逼仄,不太规矩,几乎家家门前屋后都有树,枝叶交错,生成一片浓厚的绿云。村头有塘,养鸭养鱼,亦能放水灌溉坳里百亩的稻田。

  村里拢共一条巷道,从村头走到村尾,虽没人民南路那样笔挺,却也能歪歪斜斜显得隆重。各家屋舍门对门,窗对窗,一家鸡叫,家家鸡都跟着叫。几条黄狗蜷缩在村口的大树下,闻不到外村人的气味绝不睁眼辨别,会纳凉才是本事。

  村里人老实厚诚,清晨习惯煮碗面一律集中在村巷中,有些蹲下吃,有些站着吃,站着吃的还会和七八步外的熟人吊起嗓子寒暄几句。推着自行车装着百余个“叫咕咕”(蟋蟀)去城里贩卖的老大爷从村巷中穿过,从后看就像一个巨大的竹编蹴球被踢出村口一样,一路鸣叫,唤醒了整个村。

金泉净化水处理有限公司,作为成都农商银行金泉支行扶持成长起来的企业,如今业务版图已延伸至“一带一路”沿线10多个国家和地区。刘晓月/摄

  金牛信用社主任游云礼骑着自行车和“叫咕咕”擦肩而过,进了村径直把好消息带给了邓学珍和她的合伙人们:同意信用贷款三万元开办村里首个乡镇企业“金牛净化塑料厂”。就这样,一纸信贷契约,一家三人合伙,纵横激荡,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在这成都的城乡结合之地立了起来。

  “这笔贷款来之不易,我们不能辜负了银行的信任。对外,我们要把产品做巴适树口碑;对内,我们绝不克扣工人谋私利。宁可少赚一点,也不能砸了自家的招牌。”合伙人的这番话,成为了日后企业的座右铭。

  凭着三十多年积攒下的口碑,金牛净化塑料厂从作坊式的乡镇企业变成了一家专业从事给排水设备生产的专业企业——金泉净化水处理有限公司。现在,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金泉净化水处理有限公司的产品还拓展至菲律宾、喀麦隆、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前不久,我们在老挝完成了自来水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安装误差被严格控制在±3毫米以内,远高于行业标准。” 邓学珍的言语间充满了自豪感。

  把企业稳稳的带入一个又一个新阶段,邓学珍和她的合伙人打心底感激信用社:“没有他们,就不可能有金泉净化水处理有限公司的存在,也没有我们现在百十来号员工。这些员工大部分是我们当地的农民,现在是家里有房有车,公司有收入有社保,最关键是手上有技术,人均月薪都超过了5000元。” 邓学珍说,企业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信用社也就是现在的成都农商银行金泉支行的影子。

  ——1993年,成都农商银行金泉支行提供了300万元贷款,帮助金泉净化水处理有限公司修建厂房、购买设备;

  ——2008年,成都农商银行金泉支行提供400万元贷款,帮助其翻修厂房;

  ——2018年,成都农商银行金泉支行再次提供600万元贷款,并主动降低贷款利率,帮助其购买材料、拓展喀麦隆市场。

  “这些年来,我们见过许多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因为贪婪冒进而倒闭,像金泉净化水处理公司这样稳扎稳打的公司很难得。”成都农商银行金泉支行党总支书记、行长魏雄说,银行要像观察稻田里生长的是水稻还是稗草一样去观察授信企业的发展。过分追求成长速度或者激进贪婪的商业模式注定会成为市场上的杂草。

金泉净化水处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邓学珍(左一)正在向魏雄(左二)介绍公司发展情况。刘晓月/摄

  的确,稻田里最令人头疼的杂草就是稗草。狡猾的稗草躲在稻苗的中间,长得极像水稻,从外表很难区分,稗草能分泌一种叫“丁布”的次生代谢物来抑制水稻的生长。只有等稗草长大了,才容易看出它和水稻的区别,但真到了这个时候,即使能甄别出稗草,它们也已经扎根很深,难以清除了。

  给好水稻和坏稗草一起灌溉施肥,像极了银行给企业信贷放款,什么样的企业是水稻,什么样的企业又是稗草,如何区分呢?

  农业科学家引入了一种新的维度来有效区分水稻和稗草:生长速度。通过测绘稻田里每一株作物的生长速度,最后得出数据可见,在生长初期,成长速度最快的一定是稗草而不是水稻。

  按照这个逻辑,银行给企业灌溉金融活水的时候,会更在意企业跑马圈地的速度,以及他对行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功能。特别是当下,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速度为王的时代已经谢幕。一个企业的增长速度快,并不意味着它具有成长性,相反,这可能意味着它是商业世界里的坏稗草。

  当然,银行不光要站在稻田里观察农作物生长,还要知道它的生长背后是为了让众生食可果腹。

魏雄正在金泉净化水处理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进行贷后调查。刘晓月/摄

  盯梢者

  在邓学珍创办金泉净化水处理有限公司的同一年,成都市首个立交桥在一环路的府青路上拔地而起。28年后府青路立交桥迎来了改扩建工程,在原立交转盘上,又新修了一座横跨一环路的跨线桥,双向四车道,与红星路北二环外部的快速路,即府青路三段-刃具立交桥-青龙场高架桥融为一体。

  这个惠及成都百姓的民生工程,以及二环路高架桥东半段,三环路所有立交桥工程的背后,举旗者都是成都交通投资集团(以下简称“交投集团”),而其背后,又跟着一位盯梢者。

金泉支行营业部主任邓翼(右一)与交投集团计划财务部副部长夏炜一起探讨近期的业务情况。刘晓月/摄

  像交投集团这样的优质企业,很多金融机构都抢着去建立业务关系,但为什么能做下来的屈指可数呢?是因为项目风险大吗?是因为抵质押条件不具备吗?是因为贷款条件谈不拢吗?

  都不是。

  越是优质的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谈判空间就越大,这是金融机构风险防控或是经营风格决定的。但如果企业向金融机构提出了“Mission Impossible”(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绝大多数金融机构是不会为了一家企业而去攻克信贷审批条件难关的,更何况贷款成本也不足以驱利放手一搏。

成都农商银行金泉支行的同事们正在与交投集团一起开会沟通合作情况。刘晓月/摄

  邓翼,成都农商银行金泉支行营业部主任,他和他的团队观察到了交投集团融资背后的本质——他们是在为这座城市做着链接,是为了这座城市承载更多自由,是为了这座城市汇聚更多财富,是为了这座城市更加开放包容。

  ——2007年,交投集团成立伊始,财务报表等关键数据空白,项目融资遭遇难题,成都农商银行打破常规克服困难,提供交投集团成立以来首笔2亿元流动资金贷款,用于火车南站公共交通枢纽建设。

  ——2009年,作为成都城市快速路的三环路上没有一座加油站加气站,成都农商银行第一时间信贷投放0.9亿元,使得交投集团在三环路沿线顺利建起10座加油加气站。

  ——2010年,中国西部铁路物流中心在青白江物流园区建成投运,老川陕路不能满足高频货运需求,成绵高速又增加了物流成本。川陕复线(货运大道)项目提上日程,成都农商银行仅用了3个工作日,为交投集团提供了4亿元,长达七年,且前三年无须归还本金的定制方案。

   ——2016年,为缓解二环高架东半段项目融资成本过高的压力,成都农商银行向交投集团提供22亿元低息置换贷款,为交投集团每年节省5000万融资成本。

邓翼说,“每次开车经过自己亲历过的项目,都会很有亲切感。这座城市的发展,有我们银行人的贡献,这种成就感只有银行人最懂。”刘晓月/摄

  数据统计,成都农商银行金泉支行先后为交投集团提供50多亿元的贷款支持。“如果不是每天都在观察这座城市,如果不是和这座城市一起成长,如果不是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如果我们不去做企业融资需求的盯梢者,我们很难发挥出一家本地商业银行的能量。这种能量反映出的是在艰难环境中求生存的能力,一种奋力为社会民生为城市发展担责任的能力。”成都农商银行金泉支行党总支书记、行长魏雄感慨到。

  趴下来换个角度

  银行人为什么要变成盯梢者?因为它掌握着金融活水,要精准的灌溉实体经济,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辨识真相的穿透力。成都农商银行金泉支行党总支书记、行长魏雄认为,银行人要学会停下来、慢下来、趴下来,只有这样,才能看到以前看不到的细微之处。以前看不到的细微之处,能让银行人找到入职初心。

交投集团计划财务部副部长夏炜(中)说,成都农商银行把本地金融机构的优势几乎发挥到了极致,机制灵活、服务高效、决策链条短。刘晓月/摄

  金泉支行作为成都农商银行的一级支行,成立之初是服务三农,服务乡镇企业,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如今的金泉支行早已不是身在城乡结合部了。以前服务村民,现在服务市民,以前服务乡镇企业,现在服务民营企业,服务地方经济,服务社会民生,这都是在守初心,在担使命。

  截至目前金泉支行共支持民生类企业33家,涵盖交通、环保、医疗、教育等10个行业,民生类项目贷款金额占比高达76%。2018年,金泉支行业务排名位列全行第三,较四年前上升了22名。“要找准了自己的发展坐标,不要忘了自己是农商银行,是党领导下的金融机构,守根筑魂,方能行正致远。”

  以党建为引领,金泉支行通过构建学习型组织、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使业务呈现厚积薄发之势。“每周,我们都会固定开展党建理论学习。每季度,我们还会邀请党校专家前来授课。通过系统学习,可以让广大党员干部保持守初心的定力,提升担使命的能力,增强找差距的直觉,找到抓落实的方法。” 魏雄总结说。

成都农商银行金泉支行党总支书记、行长魏雄。刘晓月/摄

  在业务拓展过程中,金泉支行也着力发挥广大党员干部的示范效应。魏雄介绍到,做任何业务,领导班子一定会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但是,要想把业务做好,靠的是团队的力量。所以,金泉支行党总支一直非常重视对年轻党员的教育培养。

  为提升年轻党员干部的管理能力,金泉支行党总支创新性引入“导师培养机制”。领导班子成员作为导师,与年轻党员干部开展一对一座谈与经验分享。通过找差距、抓落实,增强了年轻党员干部的使命意识和担当精神。

  据统计,金泉支行目前共有党员干部及党员后备干部27人,其中80后14人,90后5人。“8090后党员干部已成为金泉支行业务发展的主力军。”魏雄说,不能只盯着业务指标,不光要将年轻党员干部培养成业务能手,还要让他们知晓业务背后的很多个为什么。

  “要成为稻田里的盯梢者,不仅能区分水稻与稗草,还要懂得水稻的生长不是为了那一抹绿,而是食可果腹,滋养众生。”(图片由成都农商行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