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成都农商银行新核心项目总结暨表彰大会现场
四川新闻网成都9月24日讯 “新核心系统如期顺利投产上线,是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预示着业务与科技的融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也标志着我们的科技能力和信息化水平与时俱进,迈上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开启了一个崭新的篇章!”9月24日,成都农商银行召开新核心项目总结暨表彰大会,常务副行长李剑飞上台致辞,他谈到新核心系统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改变,让在座参与项目建设的团队和个人心生振奋。“是全行上下的坚韧执着、甘于奉献托举起了这个庞大的项目。”科技信息部副总经理李黎明进行项目总结报告时十分感慨。
![]() |
成都农商银行常务副行长李剑飞致辞
据悉,成都农商银行新核心项目建设于2017年9月正式启动,历时19个月,在今年的4月8日成功投产上线并正式对外运营服务。新核心项目群几乎涉及成都农商银行行内所有系统,是在金融科技发展趋势下,完成的一次业务与技术的深度融合。
“新核心系统建设是成都农商银行史上最复杂的信息化项目建设项目,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舍弃偏保守的业内主流同城主备架构,创新采用实施领先的双数据中心联机双活架构,真正实现极端情况7*24小时不间断服务。”据了解,4月8日以来,新核心系统实现账户数和单日交易处理能力从千万级向亿级的飞跃,日均业务交易量较投产前增长约10%;交易平均响应时间较投产前系统提速一倍;信息系统整体可用率指标超 99.996%,业务连续性指标处于同业前列。
![]() |
成都农商银行科技信息总监黄庄庄主持会议
信息化运营水平的显著提升只是该系统的“牛刀小试”,据介绍,在助推业务模式转型升级,推动全行业务创新方面,新核心系统发挥了关键作用。
首先,新核心系统重构了关键业务流程及管理、资金清算等业务体系,实现了业务服务高度参数化、灵活化和快速推广。其次,依托该系统,成都农商银行不断推进数据治理工作,构建了数据管控体系和相关流程,为数据可追溯、标准化建设、数据可深加工和可增值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这是业务与科技融合的重大转型,也将有助于成都农商银行为客户提供更加精准的金融服务。
|
成都农商银行常务副行长李剑飞为获奖先进集体颁奖
除此之外,在新核心系统的助力下,成都农商银行实现了个性化处理客户需求、产品快速创新、运营高效、ESB服务规范治理的业务创新和技术创新。“现在我们开展新兴业务更加灵活,还可以支持7x24小时交易服务,这些改变对助推我行客户服务、产品创新、风险控制、业务发展迈上新台阶都具有重要意义。” 李黎明谈道。
新核心系统建成的背后,是成都农商银行全行上下的甘与苦,泪与汗。与会先进个人代表上台分享心路历程,为了项目无暇陪护新生宝贝,为了确保新核心系统顺利上线,连续值守三个通宵,有累到进医院的科技和业务人员……“每一位参与新核心项目建设的员工,都是银行的有功之臣。正是大家奋勇争先、忘我工作,才造就了新核心系统今天的成功,” 李剑飞说,“有了科技能力作支撑,我相信,未来的成都农商银行一定会更加先进、年轻、智能、敏捷。”
![]() |
成都农商银行副行长成先明、王群为获奖先进个人颁奖
表彰会上,李剑飞谈到,为了充分发挥科技与金融 “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我们要有归零心态,要有勇攀高峰的壮志和追求卓越的豪情,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全行上下要深刻认识科技赋能的意义,用技术的力量推动银行能级的提升;要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用全新的工具和方法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要将科技转化为推动向大零售和线上金融转型的现实生产力;要强化科技安全和信息安全;要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推动成都农商银行跻身一流的现代化商业银行之列。
“作为辖内服务小微企业,助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让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致力于支持实体经济,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发展。” 科技信息总监黄庄庄在主持会议中进一步阐述,新核心系统是成都农商银行重新出发,迈上更高层次的新起点,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成都农商银行将强化新核心项目效能释放,持续完善用户体验,着力打造大数据、人工智能、开放生态和云计算等金融科技创新核动力,驱动大零售业务转型,助力数字银行服务提速,构建完善金融生态圈,进一步推动“开放银行”服务转型。(图片由成都农商银行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