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1月10日讯(通讯员 欧阳璞)临近年关,贺学林一家正满心欢喜的布置着新房,这是他们告别居住多年的土坯房,在原址重建的二层“小洋楼”,新房白灰红相间,稳固、漂亮、宜居,贺学林一家将在这里迎来2020年的春节,“能住上这么好的新房,感谢政府的政策,也多亏成都农商银行的帮助。”贺学林说道。
住进新房
暖了心房
贺学林是成都龙泉驿区山泉镇居民,夫妻二人和70多岁的老母亲从前一直挤在狭小破旧的土坯房里生活,因土坯房牢固性差、抗震级别低,常常担心下雨天和地震,可由于家庭年收入低,贺学林一家始终没有办法换更好的房子。
为了改善像贺学林这样居民的生活条件,确保农村住房安全,龙泉驿区政府2018年底印发了《龙泉驿区农村土坯房改造行动实施方案》,正式启动龙泉驿区农村土坯房改造工作,对符合条件的群众予以政策支持。
在这项利民惠民的政策下,贺学林决定对自家土坯房进行改造,可改造一间土坯房,少说也要十来万元,这笔钱从哪里筹措,这可让贺学林犯了愁。“家里没有什么多余的存款,因为没有抵押物,贷款也找不到门路。”贺学林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皱了皱眉,这时,成都农商银行给他提供的一笔贷款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我听说他们有一个专门针对土坯房改造的信贷产品,无抵押,而且利息也不高。”在贺学林提出申请后,成都农商银行龙泉驿山泉分理处的工作人员很快便上门开展实地调查,半个多月后,为贺学林送去了9万元的工程款。
“他们来实地调查那天正好下暴雨,他们是在雨中完成调查工作的,后来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就通过审批给我送来工程款,我内心真的感觉很温暖。”如今,贺学林一家已经搬进新房,准备置办些新家具迎接农历新年,白墙灰瓦映得他们一家脸上更加喜气洋洋,也更添他们将日子过得越来越好的信心。
创新产品
描绘希望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态富裕”,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而龙泉驿的农村土坯房改造行动实施方案无疑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方案提出,到2020年要完成全区2244户农村土坯房分类整治工作。
在改造过程中,因居住在土坯房的群众大多生活艰难,自筹建房能力有限,加之各金融机构贷款条件严苛,便出现了上述像贺学林一样的困境。“住房关乎民生,安居方能乐业,我们在得知这类群众的情况后,立即上报情况,希望可以对辖内农村土坯房改造中有资金缺口的困难农户给予金融支持。”龙泉驿山泉党支部相关负责人说道,资金的缺乏也会让农户建新房的意愿大打折扣,这无法让土坯房改造这项切实惠民的民生工程发挥最大效用。
农户没有抵押物,也没有对应的金融产品,怎么为他们提供贷款?这项关乎银行稳定经营的难题并没有难倒龙泉驿支行。没有,那就创造一个新的,为了解决困难农户改造土坯房的资金需求,该支行多次组织骨干量对辖内乡镇、村组、农户进行实地走访调研,结合实际拟订了“龙泉驿支行关于支持龙泉驿区农村土坯房改造项目的批量融资方案”上报总行审查、指导,经过总行、支行的多轮调查研究,最终设计制定的“农村土坯房改造项目专项融资方案”于2019年7月15日通过,龙泉驿支行可以以信用贷款的方式向符合土坯房改造条件的农户发放贷款。
作为唯一一家支持辖内土坯房改造工作的金融机构,龙泉驿支行授信1000万元,目前已投放40.5万元,惠及5户农户。2020年,该支行预计投放10笔,充分发挥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土坯房改造中的作用,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助力脱贫攻坚。
“看到农户从我们银行贷款后,盖好了漂亮的新房,彻底告别了破旧的土坯房,对过上好日子更有干劲,我们觉得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龙泉驿支行山泉分理处客户经理黄琴在深度参与该行支持土坯房改造批量融资项目后,更加坚定了服务“三农”,推动乡村振兴,发挥金融力量助力脱贫攻坚的信心,“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努力推动土坯房改造农户的调查走访工作,宣传我行惠民政策,及时向符合授信条件的农户给予金融支持。”黄琴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