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学安在采摘葡萄。 “我每年贩运到重庆、贵州、云南等省外市场的水果有440多车,每车5吨,共计2200多吨。”东坡区圣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邓学安说,让果农卖果不难,是自己最大的心愿。 邓学安是该区复盛乡人,他的家庭农场种有油桃16亩,“红心”“金艳”两个品种的猕猴桃15亩,“春见”“爱媛38号”柑橘类水果10亩。“最初我这些水果没有卖出好价钱,原因就出在销售环节。”邓学安说,许多果农主要依靠外地商贩前来收购,有的商贩缺少诚信,存在压级杀价行为。 “只有改变坐等销售的被动局面,才能提高效益。”于是,邓学安摸索着搞起了水果营销,通过外出考察、电话联系、网上预购等,寻求合作伙伴,开拓省内外市场,大幅提高了自家水果的产出效益。 随着水果产业规模的发展壮大,2009年,邓学安以自己的家庭农场为龙头,在当地成立了东坡区圣果水果专业合作社,对社员统一技术培训、统一参观学习、统一指导服务、统一购运外销。“一切从果农出发,一切为果农着想,一切对果农负责,一切让果农满意”。邓学安将“四个一”作为立社之本,找门路、打通道、做市场……依靠合作社的支撑,社员普遍得到了实惠,发展信心日益充足。 2017年12月,邓学安在市场行情不明的情况下,直接向村民定购了2万余斤春见,并作出承诺,“不管行情怎么动,我向你们订的6元/斤价格绝不会变。”2018年2月,春见上市,当时行情收购价格跌至4.5元/斤。“收,还是不收?收,必亏无疑,不收,乡亲们怎么办?”有人劝他:你当初只是口头说说而已,没签合同没有真凭实据,没必要按当时说的6元/斤收购。但邓学安回拒了,并信守当初的诺言,按6元/斤收购了春见,一斤不落,一斤不少,他也因此亏损了3万多元。对此,有人说他“傻”,但他身上类似的“傻事”还有很多。“‘傻’就‘傻’点吧,做人永远不能丢掉诚信。”邓学安笑着说。 多年来,他在收购外销经营业务中,始终秉承“诚信第一、价格公平、合理论价”的原则。渐渐地,在复盛乡和邻近乡镇广大果农心里,他成为值得信赖的“营销能手”,每到水果成熟季节,许多果农都盼着他来收购。“我家种了2亩枇杷,邓老板把我作为帮扶对象,免费送复混肥料,还手把手技术指导,销售上更不用我操心。”该乡中桂村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白明军感激地说,自己仅卖果一项年收入便达1万多元,加上摆摊补鞋、做村里的保洁等,现在已成功脱了贫。 “我们全乡共有油桃、樱桃、李子、猕猴桃、葡萄等小水果面积7000余亩,每年主要靠邓学安和另外两户经销户组织和收购外销。”复盛乡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几年,全乡没出现过卖果难,“果农获利增收像芝麻开花节节高。”如今,邓学安水果营销范围不仅覆盖复盛乡,还拓展到东坡区的广济、修文、白马、万胜等乡镇及丹棱县的部分水果产区,他每年的水果营销量达到2200余吨,使上千果农的水果找到了“婆家”,卖出了好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