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10月27日讯(通讯员 银天晨)8月以来,四川多地遭遇持续强降雨,引发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长沟流水引都江,断岸危桥窄石矼”的都江堰更是遭遇了严重洪涝灾害,每天都干扰着项目施工。即便如此,中国十九冶M-TR旅游客运专线项目的 “西部铁军”们却在这里上演着他们的汛期抢工故事。他们积极应对,动态调整施工安排,见缝插针、抢进度、保节点,一个个坚守身影凝固成感人画面,一幕幕生动的镜头令人暖心。
![]() |
混凝土浇筑完成
都江堰万达高架桥位于万达主题公园站至中兴北站之间,桥长284.1米,沿玉府路两侧,采用连续梁斜跨设计。8月13日,为保证工期,桥下的“西部铁军”必须在保证汛期安全的情况下,抓紧时间完成该桥的混凝土浇筑施工。
8月13日,凌晨四点半,地上的积水还闪映着昏黄的路灯,都江堰M-TR旅游客运专线项目党支部副书记、项目安全总监张宏一行人在都江堰万达高架桥下,有条不紊地组织工人集合。他时而眉头紧锁,时而从容不迫。他认真地跟工人们进行交底:“根据天气预报的显示,今天是难得的好天气,七八月份雷雨季节,晴朗的天气对于施工人员来讲,跟登山运动员眼中的‘窗口期’一样重要。我们必须要利用这短短的一两天去赶抢工期,为完成业主交付的任务打下基础,还要预防任何危险事故的发生。”7月以来,四川地区的雨水渐渐增多,为了防止出现人员伤亡事故,项目部一旦遭遇下雨,就只有组织人员撤离施工现场,如此不利天气给施工进度造成了不小的影响,而距离项目预计完工的日期已经不足一年,任何时间对于项目成员来讲都是异常宝贵的。
凌晨五点,各类工种40余人在高架桥下集结完毕,虽然天还没有亮,身穿橙黄色反光背心的工人在路灯下却显得格外耀眼。“现在开始清点人数,进入现场前要佩戴好安全帽,如果场地过于湿滑要及时停止施工……”唐科斌开始对现场人员进行清点和现场安全教育,这是一项必不可少的程序。他是都江堰项目安全主管人员,在从事管理岗位以前,他曾经是一名焊工,数十年项目一线的工作经历让他知道安全是每一个人的责任,每当看到新闻上报道出各类意想不到的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悲痛事实,老唐心里都会暗自反思平日工作中,是否对得起面前这群质朴的工人。或许他们不知道自己每脱下一次安全帽,解掉身上的安全带,就是对生命的又一次挑战,而这名“焊将”能做的仅仅是一次次的叮嘱和巡查,保持一颗对生命负责、敬畏的心。
一小时后,3台天泵浇筑机停靠在了预定点位上,搅拌运输车也正向着施工现场缓缓驶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希望今天能像天气预报的一样是个好天气!”张宏仍然忧心忡忡,如果一切按计划顺利推进,今天将完成万达高架桥所有的混凝土浇筑工作,这意味着万达主题公园站和中兴北站全线连通,玉府路两侧可以实现按时通车,这一天,张宏已经等待了很久。都江堰M-TR旅游客运专线项目是他来到十九冶后干的第三个工程,这位90后小伙儿聊起自己工作经历就充满自信,工作四年间获得过不少的荣誉,每一个待过项目都让他有所收获。都江堰M-TR旅游专线工程作为都江堰市的重点工程项目,会带动整个都江堰片区的旅游经济发展,“我相信来到这个项目是最好的安排,我能在这儿找到属于自己的天空。”
6点30分,天边泛起微白,惠风和畅,没有一丝降雨的征兆,压在张宏心中的一块“大山”消失了,尽管此时旁边的万达广场还冷冷清清,另一边高架桥下施工作业人员已经从两端开始浇筑起第一方混凝土。混凝土作业的工序并不繁杂,几名工人站在料口下方,调整下料高度,同时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再由几名工人对其进行平整。一切都在有条不紊进行着,但事物发展总是不缺少转折点,无论是好是坏。10点30分,距离上一车浇筑已经过去一个多小时,现场却迟迟见不到搅拌车的身影。“怎么回事?这几车混凝土怎么还没来?”项目工程部部长廖飞心急如焚,这个身形魁梧的小伙子做事有着一股雷厉风行的劲儿,从大学毕业来到十九冶就早早写下了入党申请书,决心要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在项目上奉献自我、发光发热。每到危难关头,总是能第一时间看到他的身影,在处理各种棘手困难形成的经验直觉下,他深知混凝土在这种天气下初凝时间差不多在4个小时左右,如果混凝土供应出现断链,新一轮浇筑不能及时进行,可能会产生冷接缝,不仅会导致之前的努力都付诸东流,初凝后的混凝土残留更是一个不好处理的麻烦。“快派几个人到商混站去问一下到底出什么问题了。” 供应方的调度人员电话一直无法接通,蹲点督促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来到商混站,两位项目党员邓攀和谢颖豪才发现是因订单过多,车辆安排出现了问题,“你们两人今天就守在商混站,务必要确保我们的混凝土供应不出差错!”一道命令,就是一项责任,如果原料供应出现差错,后续施工就没有任何开展的可能,坚守在这一刻是担当最好的表现形式。
中午12点,天空阴沉了下来,工人陆陆续续离场去吃午饭,张宏却站在原地,乌云已经向着施工现场方向缓慢移动,一场降雨随时可能到来,此时现场工人已经离开一半,当务之急是组织剩下的人员及时搭建临时雨棚,防止已经浇筑的混凝土遇水配比被破坏,形成薄弱面导致混凝土质量下降。共青团员作为党员队伍的后备军,项目青年突击队成员的王薪淮和郑智洋表现出了一名合格共青团员的责任担当,主动承担起了雨棚搭建的任务,两位小伙参加工作刚满一年,每到关键时刻总是冲在最前面,“年轻就要多吃苦”是他们口中常挂着的话。下午13点,开始飘起了细雨,雨棚差不多已经搭建完毕,工人们渐渐地开始返场作业,这样程度的小雨并不会对施工安全造成太大的影响,但是出于认真负责的态度,王薪淮和郑智洋二人抱着一大包的雨衣向工人们挨个分发。幸运的是,这场雨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两个小时后,天再次放晴,混凝土夹杂着少许雨水和汗水,一起成了这座大桥最厚实的基础。
傍晚7点40分,从早上开始动工已过去13个小时,天色逐渐暗了下来,看着一个个不停地振捣混凝土的工人们,张宏等一批项目成员感到无比踏实,“看着马上要完工的大桥,我觉得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有这样一群靠得住的战友,我更有信心确保整个项目的及时履约。”
当晚21点,最后一车混凝土完成浇筑,历时16个小时的不间断工作,共浇筑混凝土1160立方米,完成落梁下降50厘米,万达高架桥已经初步完工。当各工序工人逐步离开得时候,廖飞等人又“依依不舍”地徘徊在这“新生儿”的旁边,一遍又一遍地检查混凝土浇筑质量是否达标。
他们望着漆黑的夜空,心中默然不语,却澎湃豪情。这座新桥只是一个开始,未来,整个M-TR项目还有更多挑战亟待攻克,作为“西部铁军”的一份子,他们将充分发扬“听党指挥、忠诚担当、拼搏奉献、勇创奇迹”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确保项目按期顺利竣工,为都江堰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图片由中国十九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