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探索推行“三变”改革,构建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长效机制

2021年01月18日 11:26:09 来源:四川人社
编辑:粟蓓

今年以来,宜宾市委、市政府坚定贯彻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针对农民工工资支付不到位等问题,探索推行根治欠薪“三变”改革,通过从监管环节专业化、支付环节信息化、处置环节高效化入手,着力构建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长效机制,取得明显成效。今年以来,全市欠薪案件数、涉及人数和金额分别同比下降了70%、83%、82%。

建立欠薪源头治理机制,变“事后应对”为“事前介入”,实现监管环节专业化。

以《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为抓手,从合同约束、日常核查、定期研判三个方面着手,将监管关口前移,推动根治欠薪监管工作规范化、专业化。

合同约束,抓实源头管理。

完善招投标和合同备案中保障农民工工资内容,将企业安装实名制管理系统、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专用账户等条款,详细载入招标书、投标书和中标后施工合同,所有中标企业须遵照合同条款依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出现拖欠行为并记有不良行为记录的,取消其中标资格且3年内禁止在本市投标,为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提供更严格的法治保障。

日常核查,抓实动态管理。

在省内率先通过政府购买社会化服务方式,公开引进具有工程建设、管理、会计等专业调查资质的第三方机构,以项目为单位,全面核查工资工程款分账管理、总包直发农民工工资、总包按月足额实名实人发放工资、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及国企项目零欠薪等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核心制度落实情况,累计核查项目工程270个(次),发现问题113个(次),对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清单,实行即时更新、动态管理,截至目前,所发现问题均已解决销号,督促及时发放工资150万元,涉及农民工419人(次)。

定期研判,抓实预警管理。

建立并完善欠薪预警系统,根据市场监管、税务、银行、水电供应等部门和单位提供的监管信息和企业经营相关指标变化,定期分析研判,对发现的问题以市政府名义发“点球”督办,防止恶意欠薪事件发生。今年冬季行动以来,市政府办共发出“点球”32个,已完成整改29个。

创新农民工工资发放机制,变“单线运行”为“多网合一”,实现工资支付环节信息化。

依托四川省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平台,整合接入社保卡惠农资金平台、“惠工云”系统和银行系统,建立农民工工资社保卡发放监管平台,推动实现农民工工资社保卡发放。

推进系统功能整合

对原有各系统涉及农民工工资支付的项目信息管理、农民工信息备案、社保卡账户匹配、导入工资清单、一键代发工资、发放结果下载、发放进度汇总等七个功能模块进行整合,实现农民工工资一网揽尽、一键查询。

优化工资发放程序

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社保卡中心、银行企业沟通协调,全面实现信息共享、一键调取,理顺农民工工资发放“项目及用工信息共享”、“社保卡金融账号匹配”、“工资清单导入”、“工资一键代发”、“专户发放结果反馈”等五个步骤,提高发放监督效率。

建立工资代发平台

拓展社保卡一卡通功能,打通项目专户与社保卡转账结算壁垒,在省内率先试点通过社保卡发放农民工工资,从流程上做到“一步到位”。截至11月底,累计通过社保卡发放农民工工资3434.2万元、涉及农民工5430人次,实现项目内农民工工资零拖欠、零上访。

强化欠薪联动处置机制,变“各自为政”为“协同作战”,实现处置环节高效化。

整合部门力量,强化异地协作,建立互联互通、协同作战的根治欠薪联动处理机制,有效提升欠薪事件处置效率。

强化异地协作维权机制

与川南兄弟市联合出台《川南经济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联动实施办法》,涉及的农民工欠薪等案件,区域内任一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均可先行接受、移送或指定受理。与中山、江门等5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合作,共建农民工权益保障绿色通道,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欠薪打击,并通过代为调查取证、送达文书等方式,快受、快审、快裁、快结宜宾籍农民工欠薪等维权和涉法涉诉案(事)件。

强化本地应急处理机制

制定《宜宾市根治欠薪舆情联动处理机制》《处置拖欠农民工工资联动机制》等应急预案,进一步强化部门协作;向社会公布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3件,列入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1件,未发生重大欠薪案事件。同时,建立欠薪应急周转金兜底机制,各区县政府设立欠薪应急周转金,对用人单位一时难以支付拖欠的农民工工资或者拖欠农民工工资逃匿的,予以先行垫付,并依法予以追回。

强化两法衔接联动机制

做好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案件的移交工作,针对涉及人数多、涉及金额大、情况复杂的欠薪问题,商请公安机关提前介入,2020年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案件9件,立案9件,已通过检察院审查起诉1件。加大对以“讨薪”名义索要工程款和材料款而破坏根治欠薪秩序行为的打击力度,编制打击恶意欠薪和以“讨薪”名义索要工程款行为的典型案例,在新闻媒体、机关单位、在建项目进行广泛宣传,达到“打击一起、警示一批、震慑一片”的效果,营造“不敢欠、不想欠、不能欠”农民工工资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