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森防指办督导组深入“五个重点县(市)”开展“三个文件”落实情况督导

2021年10月28日 17:09:08 来源:凉山日报
毛鲁立坡子 编辑:粟蓓

  10月18日,州应急管理局召集原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整治办和森防指办人员召开专题会议,宣布原州整治办和森防指办正式“合二为一”组成新的森防指办专班,并对近期下发的《中共凉山州委办公室凉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今冬明春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通知》《中共凉山州委办公室凉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建立森林草原防灭火职业化专业化规范化长效机制的二十条措施>的通知》《凉山州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关于加快推进森林草原防灭火基础设施建设的通知》(以下简称“三个文件”)部署落实情况开展专题督导事宜作了全面细致安排,勉励全班人员保持高站位,追求高水平、担起高责任,不折不扣为做好全州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贡献力量。
  
  10月19日至10月21日,州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综合督导组闻令而动,赓即组建两个工作组,分赴喜德、冕宁、西昌、盐源、德昌五个火灾风险高的县(市)(由于木里县为“三化”现场会承办县,前期州督导组多次到现场督导,本次暂未纳入督导),通过听取汇报、现场走访等方式,专题督导县(市)落实情况。
  
  各县(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安排部署。喜德县分别于10月11日、10月12日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于10月13日召开县委常委(扩大)会议,研究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听取县森防指办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汇报。冕宁县于10月4日组织召开全县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动员大会,对森林草原防灭火队伍建设、防灭火通道建设、隐患排查等10个方面做了全面部署,并以县森防指名义印发了《关于认真做好2022年度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通知》至各乡镇(街道)、县级各部门、企事业及林区施工单位,细化工作措施,明确工作任务。(紧转02版)
  
  (紧接01版)西昌市于10月19日召开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盐源县连续召开了专题汇报会、县政府常务会、县乡村组四级工作安排会等会议,专题安排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德昌县于10月2日召集指挥部成员单位和乡镇(街道)分管领导,召开指挥部会议暨森林草原防灭火前置期工作会议,对林区防灭火通道、隔离带蓄水池、瞭望塔等基础设施评估检查工作进行部署,要求对发现的缺陷及时整修处理,拟新建的基础设施进行全面规划、优先建设。
  
  经过专项整治,各县(市)深刻领会到森林草原防灭火的重要性、关键点,各项重点工作正有序推进。喜德县县级专业扑火队伍配备接力水泵30台、水带1万米,每支乡镇半专业扑火队伍至少配备高压接力水泵6台、水带3000米,每个重点乡镇配备1台消防水车,配备无人机等信息化装备。按照“林长制”工作要求,将林区划分为若干网格,选聘1105名生态护林员,由乡镇负责管理、培训、监督和考核;落实一村一辅警,由县公安局负责选聘,每村配备一名辅警,负责在防火期内协助相关执法工作。积极建立扑火队伍训练基地,用于扑火队伍训练培训,计划于彝族年前集合队伍,于12月20日前完成相关培训。目前,正对已建防灭火通道、消防水池、水罐等基础设施进行排查、评估、修缮(2021年12月31日前完成),并对具备森林草原防火视频卡口建设条件(通电、通网)的地点实施视频卡口项目建设。冕宁县对全县森林草原防灭火应急预案、19个乡镇的应急处置办法和145个村的应急处置手册进行了修订完善,县应急预案已通过县政府常务会审议,制定的《冕宁县森林草原防灭火二十条措施》目前正拟定上会研究讨论。与此同时,该县还制定印发了《冕宁县2022年森林草原防灭火前置工作任务清单》,制定防灭火通道修复计划方案,计划全面开展防灭火基础设施修复和建设,按照“应建尽建”要求,规划扩建防灭火通道36.3公里,新建防灭火通道887.985公里,新建蓄水池28口,新建瞭望塔10座。
  
  西昌市建立了1支160人的专业扑火队伍和23支555人的乡镇(街道)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实行全年驻防训练备战,人均工资达到3930元并购买五险,对311个卡点进行合理优化后,按照标准卡点1名辅警、4名值守人员,简易卡点2名值守人员设置岗位。各乡镇(街道)根据森林管护面积、防火形势等需要,建立了一支10至30人左右的明岗暗哨队伍,划定责任区域、明确值守点位。拟定西昌市今冬明春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方案(审议稿)正准备上会研究讨论。在基础设施修缮方面,经过全面研究,拟在前置期前完成检修、维护等工作,按照每公里2000元的标准,积极落实防灭火通道维护费用。给乡镇配备带有两个水桶、宣传音响的摩托车,重点乡镇(街道)10辆,非重点乡镇(街道)5辆。与中国移动对接,将在西昌境内建立更多的基站,以确保通讯畅通。盐源县按照“二十条措施”要求,初步拟定了贯彻落实的实施方案,待审核通过后印发。经县自查自评,全县24个乡镇已修建的2470.14公里防灭火通道,已损毁1132.1公里,损毁率达45%。目前,县政府已下拨专项资金320万元,对各乡镇已损毁的防灭火通道、消防水池等进行全面维修;下拨资金1050万元,在泸沽湖等重点林区新建防灭火通道525公里,消防水池蓄水、扑火装备的补充、乡(镇)村两级扑火队员招聘等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梳理总结典型案例,全覆盖开展林区勘察、全方位评估基础设施、全力练兵备战、一县一方案等相关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德昌县紧紧围绕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职业化、专业化、规范化工作要求,以基础设施建设和前置期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为中心,及时部署落实相关工作。县森防指办牵头对照州“二十条措施”和“一县一策”要求,正在结合县实际制定实施方案。10月15日召开森林草原基础设施建设安排会,对基础设施建设、修缮工作进行重点部署。目前,已完成拟新建防灭火通道、卡点、蓄水池等摸底工作,10月底前由应急局、水利局、林草局进行核实评估。按照应建尽建要求,全县12个乡镇拟建消防通道503.8公里(包括扩建)、40个100立方米的标准消防水池(包括修缮)、42个标准防火卡点(包括改扩建)。制定扑火队伍建设方案,进入审定流程,计划在原有的德昌县傈僳族打火队中淘汰年龄较大人员,进一步发扬德昌县傈僳族打火队吃苦耐劳的优点,打造品牌队伍。
  
  各县(市)工作作风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思考,结合实际落实了系列具有可操作性、实效性的亮点做法。喜德县全面总结2021年防火期全县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经验,特别是鲁基乡“十户联保”工作和北山乡李子乡计划烧除成功经验,逐级形成森林草原火灾防范重点任务清单、责任清单、督导清单,为照单履责、照单问责提供了坚实基础。冕宁县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按照“一乡一策”,各乡镇正在制定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方案上报县森防指办,县级层面将根据乡镇情况制定县级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实施方案。西昌市结合山形地貌、管护面积、林权权属等,进一步优化原有网格1256个,合理划定区块980个,将区块林长与巡山护林员队伍整合,区块林长对区块承担包干责任;对130个有林村(社区)选派3至5名市级部门人员组成驻村工作队,下沉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在有林村的各村民聚居点推选1名防火组长,负责区域内的森林草原防火宣传引导、教育监督工作;新建了同时满足60人住宿及训练的训练基地,将集结就近乡镇的半专业队伍进行分批培训,选派专业人员到偏远乡镇“上门服务”开展培训。
  
  (毛鲁立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