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农发行凉山州分行以乡村振兴为主线,组成5个党员攻坚小队,开展政策性优惠政策宣讲“大走访”活动,这是今年凉山分行党委聚焦服务凉山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一项创新举措。今年以来两轮“大走访”活动覆盖凉山17个县市,行程超10万公里,累计对接项目70余个,融资需求超200亿元;截止10月末,共获批项目12个,金额67.4亿元,实现投放34.15亿元,有效推动了凉山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现代化、农村公路和城乡一体化等一批项目落地。

克服万难,彰显倾力服务乡村振兴的责任担当。
10月的凉山已早早入冬,蜿蜒崎岖的山路上暗冰遍布,行车十分危险。但此时正值各县领导班子换届完毕,是开展政策性金融对接宣讲,让各县新任领导班子进一步了解农发行的大好时机。农发行凉山分行主要负责人当机立断,怀揣着农发行人服务乡村振兴的初心,克服万难,密集前往各县开展“大走访”活动。针对县域经济基础最为薄弱,乡村振兴短板较为突出的大凉山5个重点帮扶县,仅用4天的时间就完成了对接宣讲,让各县充分了解农发行优惠政策。大凉山5个重点帮扶县对接完毕后,凉山分行主要负责人一行又马不停蹄的前往盐源、木里等县市开展“大走访”活动,在两周的时间内就走遍了凉山17个县市,将农业政策性金融优惠政策带进了凉山各地,真正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农发行人服务乡村振兴的初心。

用心用情,涵养时刻为凉山人民办实事的家国情怀。
期限长、利率低、额度大是大家熟知的农发行优势,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农发行还有一个更大的优势,就是政策性。听党话、跟党走,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乡村振兴的部署安排落到实处,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愿景变为现实,这正是农发行一直在做的事。”凉山分行主要负责人在金阳与党政领导对接宣讲时表示道。
本轮“大走访”活动,不单是让凉山17个县市了解农业政策性金融的优惠政策,更重要的是让其感受到农发行作为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制度,全心全意服务乡村振兴、支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凉山人民办实事的家国情怀。各县均表示农发行的家国情怀正是当地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的,农发行的优惠政策与县域高质量发展高度契合,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上,均对农发行表示出了较高的期望。其中,美姑、木里、会理、会东等县市已与凉山分行签订了合作协议,意向融资金额达330亿元,目前正积极筹备越西、盐源等县市及凉山州合作协议签订事宜,凉山农业政策性银政关系愈发密切,融资环境愈发向好。
精耕细作,发挥专注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过硬本领。
在本轮“大走访”活动中,该行派出信贷业务骨干从信贷产品、支持模式、融资要素、对接机制等四个方面与各县市相关人员进行了深入探讨,用自己的一颗“匠心”倾力提供融智服务。在信贷产品上,从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积极支持农业农村建设,全力服务区域发展战略、支持生态环境建设等六个领域与各县关系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项目比对交流,共同发掘出农发行可支持的项目50余个,意向金额近170亿元,为下一步深度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支持模式上,该行从自求平衡模式、“公益式”模式、“土地+”模式、特许经营权模式等出发,为各县市发展提供思路,提出项目运作的有效建议,在充分挖掘县域高质量发展的资源禀赋的同时,有效避免新增地方隐性债务;在融资要素上,该行围绕“贷给谁、怎么贷”的问题,充分借鉴农发行在先进地区优秀经验做法,助力地方在国有企业布局、项目包装方面统筹实施,提高效率,加快国有企业的市场化转型速度,让企业有能力在市场经济的大海中畅游;在对接机制上,根据以往助推县域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提出了高层对接,专班推动,提前介入,常态沟通的对接机制,从项目筹备开始,便提供“保姆式”服务,确保项目高质、快速落地,目前,已组建专班为全州24个项目从立项开始提供全流程服务,涉及金额110亿元。
砥砺前行,树立推动凉山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
“凉山不凉,未来可期”,这是农发行凉山州分行负责人经常说的一句话。据悉,该行始终以全力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服务农业现代化、服务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国家战略为己任,深入对接凉山“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围绕凉山实施“一干多支、干支协同”,着力打造“一通道四基地一屏障”战略精准施策,高效履职。年初以来,该行围绕实体经济,累计投放贷款投放 34.15 亿元,贷款余额达到156.63 亿元,增幅达 24.65%。充分发挥了政策性金融“当先导、补短板、逆周期”职能作用。
当下凉山经济发展正处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期,作为地方经济的重要参与者,农发行凉山州分行将把服务乡村振兴的初心,支持县域经济的真心,政策性金融的匠心汇聚成助推凉山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在“十四五”的新征程中,贡献更多的农发行力量,让政策性金融活水温润五彩凉山,让“凉山不凉、未来可期”。(聂俊、何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