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本网原创| 四川| 市州| 国内国际| 理论| 太阳鸟时评| 视觉| 资讯| 政企| 财经| 房产| 汽车| 教育| 环保| 文旅| 社区
您当前的位置:政企频道  >  政务热点

首批城市“超级实习生”:遇到这座城市后 未来就此改变

2022年04月18日 09:46:28 来源:成都商报 记者 王垚 编辑:粟蓓

成都音乐坊

开栏语

时代飞速发展,5年时间,足够让一个人、一群人、乃至一座城,都发生意想不到的改变。

比如,过去五年的成都,驶入了“双城”时代、迈入了“双碳”时代,跃入了常住人口超2000万的“超大城市”行列,攀上了GDP总量接近2万亿的高峰……

城市的发展,让每一个平凡人都拥有了不凡的光彩。而城市的发展,也正是由每一个努力发光的人而塑造。

5年里,为了广纳贤才,也为了给人筑梦,成都不断完善人才政策体系:从人才落户政策,到产业建圈强链人才计划;从人才公寓到“蓉城人才绿卡”;从推出“蓉漂青年人才驿站”,到招募城市“超级实习生”……

目前,成都的人才总量已攀升至587.6万。人才政策的组合拳,也成为了各类人才在成都发光圆梦的“神助攻”。

那么,那些第一个、第一批享受政策的“先行者”,如今怎样了呢?他们是否也在与你我一样,在这座城市的各个岗位上努力打拼、闪烁?又是否无悔于扎根成都的选择,实现了5年前的小目标呢?

是的。

在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即将召开之际,在成都市第五个“蓉漂人才日”即将到来之际,我们联合成都市委人才办,找到了成都市各项人才政策实施之初,第一位享受政策的人才。

他们就如同一块块拼图,与每一个在成都的奋斗者一起,拼起了这座城市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即日起,我们将正式推出《与成都,向未来》专题报道,讲述9位政策“第一人”与成都一起成长的故事。

徐梦的起床闹钟是清晨7点半。伴随着清晨的阳光出门,她会在8点过前往地铁1号线,坐到孵化园换乘,踏上前往东部新区的18号线。然后列车一路加速飞驰,全程通勤半个小时,她便抵达了如今正在工作的单位——成都东部新区市民中心。

这看似是成都上班族的普通日常,但对于出生、成长、读书都不在成都的徐梦而言,却是她学生时期未曾想到过的“未来”。

是一段特殊的实习经历,改变了她的“未来”。

25岁的徐梦来自宜宾,毕业于伦敦国王学院,如今是成都东部新区党群工作部的一名选调生。她还有另一个身份,成都首批城市“超级实习生”计划的实习生之一。

也正是因为2019年,她参与成都“超级实习生”计划,成为了第一批城市招募的“超级实习生”中的一员,3周的实习,让她与成都就此结缘。

“个人与城市共荣”对于97年出生的徐梦,曾经只是抽象的概念。但当她成为了成都东部新区成立后的最早一批工作者,两年的见证,让小小年纪的她,将概念具象成为一帧帧实实在在的画面。她说,成都,就是她的未来。

一次尝试

成为成都首批“超级实习生”

直到如今,提起三年前的实习经历,徐梦还会先露出甜甜的笑。那是一次“很了不起”的尝试。

2019年的暑期,成都市委组织部、共青团成都市委联合举办推出了国内首个城市“超级实习生”计划,从全球招募在校大学生来蓉实习。

彼时,在伦敦国王学院即将毕业的徐梦眼前一亮,投了简历。

徐梦不是实习“小白”,本科就读于重庆大学的她,专业是金融。她曾经在金融类企业实习过,也打算读研归来后,找沿海城市的金融企业实习,进而就业。

“但以前都是企业、机构招聘实习生,还从来没有听过一座城市直接招募选拔实习生的”,徐梦说,成都这种特别的实习招募,让自己觉得一定会有一番很特别的经历。至于会体验到什么,当时的自己想象不出,“但未知,才更精彩”。

很多大学生都有着跟徐梦一样的想法。那一次,成都“超级实习生”的招募收到了来自海内外的20000多份简历,8000多人参加了选拔。几轮的筛选后,66人成为首批“超级实习生”,徐梦是其中之一。

这一批实习生,被安排到了城市各个区县的重点企业、产业功能区、基层一线。她还记得,与自己同批的实习生,分别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英国曼切斯特大学等知名高校。有的同学进入了龙泉驿区汽车产业功能区,有的在青羊区少城国际文创硅谷,有人去了郫都区德阳街道,还有的去了双流区西南航空港、洛带古镇、极米科技……“大家的岗位,都是在以不同的方式贴近这座城市的脉动!”

而徐梦被分在了武侯区爱乐坊运营管理公司,参与当时正在打造的成都音乐坊项目。

别样体验

另一种人生充满新奇与感动

现如今提起成都音乐坊,成都人大多不会陌生。以城市音乐厅为中心的周围辐射片区,如今被重新打造、引入了音乐相关的业态,成为了赫赫有名的网红打卡地,更是被市民称之为成都版“爱乐之城”。2019年,片区尚在打造。徐梦的这家实习公司,就是在参与这一项目。而徐梦的实习工作,就是实地参与片区改造任务细节,同时参与运营新媒体,发布更新项目进度。

这是徐梦从未参与过的领域。其实现如今提起那段实习,比起业务的细节,让徐梦印象更深,触动更深的,是自己亲身参与到了一座城市的城市更新、片区建设中来,“这对于一个没进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充满了新奇与感动”。

“超级实习生”们有一个微信群。他们在成都城市发展的不同领域,分享着每一天的“新奇与感动”。比如在洛带古镇实习的芦苇青会分享着古镇的客家文化,在青白江区巨石集团实习的宋卓伦,拍下了工厂的生产线,说“百闻不如一见”。

徐梦翻出了自己的实习笔记,她当时记下了这样一段文字:成都正在打造国际音乐之都,我非常骄傲能成为音乐坊这个项目的一员,共同参与成都的建设,它让我看到了成都的无限可能与快速发展。

彼时的实习,只有短短3个星期。也正是这3个星期,让徐梦萌生了一个想法:毕业后,来成都!

对于一直认为自己会在沿海城市的写字楼做金融白领的徐梦来讲,“这不是脑子一热”。这三周的时间,她被一座城市邀请,认识了这座城市,参与了这座城市的建设,感受了城市跳动的脉搏。“这种感觉很有归属感”,她发现,原来飞速发展的城市并不是冰冷的,而是可以像成都一样暖。于是徐梦选择了报考成都市紧缺急需的专业选调生,在毕业后,来成都开启了崭新的人生。

展望未来

希望在成都事业爱情双丰收

通过选调生考试正式来到成都工作后,徐梦会偶尔回到自己实习过的成都音乐坊片区。

这种感觉很奇妙,徐梦发现,“参与感”原来是这么值得骄傲的一件事。自己参与了成都人才政策中创新实施的城市“超级实习生”计划,参与了成都音乐坊的项目,现如今,她还在参与成都东部新区的发展建设。

“我算是成都东部新区的‘老员工’了呢”,徐梦笑着说。在成都东部新区市民中心的党群工作部,她主要负责财务等工作。成都东部新区成立两年,徐梦算是最早进入东部新区市民中心工作那批员工之一,周围的点滴建设,她全部看在眼中。

起初工作时,地铁18号线还未通车,附近许多道路也还没竣工,往来的市民也寥寥无几。短短两年,徐梦见证了城市飞速发展的一面。如今东部新区市民中心附近,车来车往,道路宽阔,附近有高楼,有绿道,还有新的项目源源不断在新区入驻。

“我很想对几年前的自己说,别犹豫,你一定要参加成都‘超级实习生’计划,因为那会改变你的人生抉择”,面对曾经,徐梦这样对自己说。

其实,徐梦的选择,何尝不是这座城市的愿望。“超级实习生”计划实施的目的,就是要创新成都专属引才方式,构建“实习、就业、落户”全过程的人才引进机制,提前锁定符合城市重大战略和产业发展的急需紧缺人才资源。

而如今,徐梦的未来已经与这座城市紧紧相连。“5年后,我可能已经在成都找到了另一半,可能工作也更能独当一面了”,徐梦甜甜的笑着说,她希望自己的生活与这座城市是“同频”的,不断向上,永不止步。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王垚 摄影记者 吕国应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