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本网原创| 四川| 市州| 国内国际| 理论| 太阳鸟时评| 视觉| 资讯| 政企| 财经| 房产| 汽车| 教育| 环保| 文旅| 社区
您当前的位置:政企频道  >  要闻

成都“三个做优做强”打开发展新局面

2023年02月07日 10:07:36 来源:成都商报 编辑:粟蓓

立春节气刚过,天府国际机场活力升温。每隔几分钟,都有一架飞机轰鸣起飞。

喧嚣的背景音下,数公里外的国际空港经济区东部新区组团工业制造区一片忙碌。

2月6日,成都市2023年一季度“三个做优做强”重大项目现场推进活动隆重举行,总投资3222亿元的342个重大项目拟开工启动。

万物复苏之时,成都擂起奋进催征的金鼓,掀起项目建设的热潮,全力扩大有效投资,奋力夺取经济发展“开门红”。

342个项目 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开局就要争先,起步就要冲”“充分体现高质量,坚决做到‘量质齐升’”“项目围绕功能建,要素跟着项目走”……现场迎风飘扬的彩旗,书写着成都拼经济搞建设的决心和干劲。

重大项目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也是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

兔年伊始,《成都市2023年重点项目计划》印发,共编列重点项目900个,总投资逾2.4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511.8亿元。时隔仅一周,一季度重大项目现场推进活动举行,这无疑是要让年度计划从图表中“走”向工地,将施工蓝图转化为实物量。

突出高质量发展,是此次项目开工的关键词。

从项目数量来看,一季度成都市重大项目拟开工启动342个,总投资3222亿元。大项目集聚,为产业集群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力,342个项目中,50亿元以上项目9个,30亿元以上项目19个。

从项目类型来看,基础设施类有天府大道北延线(濛阳段)等97个项目,总投资391.3亿元;产业发展类,有中航锂电50GWh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成都基地项目二期等149个项目,总投资2082.7亿元;民生及社会事业类,有四川省体育运动学校新校区、成都城市音乐厅音艺中心等66个项目,总投资355.1亿元。

无论是基础设施项目、功能性项目,还是产业性项目、公共服务项目,一个个重大项目都为扩内需、保民生、稳大盘形成强有力支撑。

四川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郫都区、邛崃市、金堂县5个区(市)县在现场汇报中,都把重点项目的启动时间、施工进度和完工时间作为“必答题”。

交子公园金融商务区金融总部产业园六期拟引入成都农商行总部,项目计划2025年底建成完工;跨尺度矢量光场时空调控验证装置2月开工,年内完成基础工程;电磁驱动聚变大科学装三季度启动建设……从谋划储备、招引洽谈、落地投运,到培优育强、政策扶持、激活提升,成都着眼于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让一批又一批的项目接续而至,为经济稳定恢复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项目投资 作为稳增长的重中之重

一季度是全年的风向标,抓紧抓准抓实经济工作对稳定社会预期、提振市场信心,甚至决定全年经济走势至关重要。为何成都以重大项目为抓手,来扭住稳增长的“牛鼻子”?

过去一年,成都全市上下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不动摇,迎战多难局面、克服多重挑战,策划实施“三个做优做强”24个重点片区817个重点项目,全市101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364亿元、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有力支撑了经济总量首次跨越2万亿元的新台阶。

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成都把项目投资作为稳增长的重中之重,聚焦“三个做优做强”“四大结构”优化调整、产业建圈强链、智慧蓉城建设、“九个有力有效”等重点工作,铆足干劲狠抓项目建设、想方设法扩大有效投资,全力巩固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良好态势。

特别是一季度拟开工启动的342个重大项目,投资体量大、预期效益好,涵盖重点产业、科技创新、生态环保、乡村振兴等多个领域,对于全市强功能、增动能、蓄势能意义重大。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我们以高质量抓项目、抓高质量项目为主线,来推动项目工作抓到实处。以重大项目来推进有效投资,促进全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成都市发改委主任杨羽表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