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都市圈怎么建 三年行动计划来了
2023年02月20日 11:20:11 来源:成都商报 编辑:樊睿琦
党的二十大提出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四川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要求建强现代化成都都市圈,深入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加快建设成德眉资创新共同体,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高能级产业生态圈和公共服务均衡共享优质生活圈。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决策部署,更高质量推进成都都市圈建设,省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召开了第六次会议,对同城化发展成长期(2023—2025年)工作进行了研究部署,审议通过了《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暨成都都市圈建设成长期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聚焦纵深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化都市圈,围绕增强成德眉资区域“现代产业协作引领、创新资源集聚转化、改革系统集成和内陆开放门户、人口综合承载服务”四大功能,明确了同城化发展成长期的工作思路、行动目标,确立了八个方面26个领域的重点任务。
《行动计划》确定了同城化发展成长期的总体思路: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认真落实《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以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为动力,以政企“双轮驱动”为路径,以重大项目为支撑,持续深化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全面推进国土空间布局优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创新协同产业协作、对外开放协同共进、公共服务便利共享、生态环境共保共治。
为确保《行动计划》落地落实,将强化组织协调、实施推进、政策支持、督导评估、社会参与进行全方位保障。
最后,突出以项目为支撑抓好《三年行动计划》落实,确定了计划协同推进的197项重大项目事项,项目计划总投资8169.9亿元。同时,按照“清单制+责任制”分年度项目化推进方式,2023年计划实施147个重大项目,年度计划投资超1200亿元。
据成都发布
重点任务
要合力优化都市圈发展布局
●健全成都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管控体系,要共同编制、联合报批成都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
●加快构建“两轴”,要夯实成渝发展、成德眉发展轴主轴,推动成资协同开放走廊、天府大道科创走廊沿线各功能组团融合发展。
●加快打造“三带”,要共建成德临港经济产业带、成眉高新技术产业带、成资临空经济产业带。
●充分发挥县域单元主体作用,要深入推进成德眉资毗邻区县交界地带融合发展。
要健全基础设施同城同网体系
●实施内联外畅交通网络提升工程,要加力建设轨道上的都市圈,加快建设市域铁路成资线、成眉线,开工建设成德线,畅通成都都市圈公路网,持续提升公共交通服务同城化水平。
●实施电力保障供给能力提升工程,要合力提升成都都市圈自供电能力。
●实施水资源优化配置保护利用工程,要合力推进重大水利设施建设。
打造高质量紧密型创新共同体
●实施创新资源共聚共享工程,要完善创新平台共建共享机制,共建技术交易公共服务平台。
●实施创新成果协同转化工程,要合力建设天府大道科创走廊,建好成德、成眉、成资协同创新中心。
●实施一流创新生态环境营造工程,要提升科技金融服务同城化水平,强化科技创新投入政策协同,协同开展外籍高层次人才认定工作。
共建现代高端产业集聚区
●实施制造业跨区域建圈强链工程,要共建产业合作园区,探索“总部+基地”“研发+制造”产业互动模式。
●实施现代服务业新高地共建工程,要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增强成都都市圈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水平,深化同城化商贸合作。
●实施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打造工程,要建设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深化成都都市圈“米袋子”“菜篮子”建设。
构建立体开放合作格局
●实施高能级开放平台共建共享工程,要积极融入川渝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建设,共建成都天府临空经济区,提升成都空港等保税物流中心物流功能。
●实施对外开放水平抱团提升工程,要探索共建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体系,做大做强重大展会品牌。
促进公共服务便利共享
●实施教育发展共同体打造工程,要促进教育资源和学校治理共建共享,共建教育国际交流平台。
●实施医疗协作共同体打造工程,要协同构建重大传染病医疗救治网络,深化城市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建设。
●实施文体事业共同发展工程,要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向成都都市圈居民同等开放,联合开展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
●实施社会保障服务共同体打造工程,要深化社保医保服务同城化,推动住房公积金政策同城、业务统一、信息共享。
●实施安全韧性共同体打造工程,要健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联席会议制度,构建应急协同联动体系。
共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实施绿色生态本底共筑工程,要协同打造成都都市圈生态绿心,共建绿道网络体系。
●实施生态环境联防联控联治深化工程,要健全涉气污染防治交叉检查及联合执法机制,健全流域联防共治体系。
●实施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促进工程,要共同落实“双碳”战略,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深化同城化体制机制改革探索
●实施要素市场一体化改革攻坚工程,要推进公共资源跨区域、跨层级、跨平台交易,协同保障同城化重点项目建设用地。
●实施稳定公平可及营商环境建设攻坚工程,要持续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同城化无差别”受理,推动公共数据金融共享应用和信用成都都市圈建设。
●实施成德眉资同城化综合试验区建设攻坚工程,要打造凯淮(凯州新城—淮州新城)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共建环三岔湖科技创新高地,加快建设成都天府临空经济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