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本网原创| 四川| 市州| 国内国际| 理论| 太阳鸟时评| 视觉| 资讯| 政企| 财经| 房产| 汽车| 教育| 环保| 文旅| 社区
您当前的位置:政企频道  >  原创新闻

戎装铸忠诚 军功献给党(一)| 臧雷:13岁立志参军 四赴边疆作战搏得“铁血营长”称号

2023年03月31日 11:15:01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粟蓓

 

开篇寄语: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广大军休干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切实做到学深悟透、走深走实、入脑入心,成都市军休中心联合四川新闻网策划推出“‘戎装铸忠诚军功献给党’——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军休功臣口述实录”,从从军初心、从军经历、军人使命、寄语强军梦四个维度深度采访了33位共和国功臣,全方位展示军休干部同心向党、永葆本色的精神风貌,赓续红色血脉,传承革命精神,凝聚强军兴军的磅礴力量。

个人简介:臧雷,祖籍山东,1954年出生于重庆,1971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77年入党。臧雷四次奔赴战场,执行大小作战任务六十余次,十二次死里脱身,两次负重伤,为三级伤残军人,至今身体里还留有敌人的弹片。荣获“全国新长征突击手”“保卫边陲优秀儿女”“全国十大青年人物”等多种荣誉称号。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成都3月20日讯 “我爹跟我说,咱们祖上打过西洋鬼子,我和你爷爷打过东洋鬼子,咱们家没出过孬种。”流着军人家庭的热血,怀着战必胜的决心,臧雷将生死置之度外,四赴边疆作战,多次立功受奖。

1979年,第一次上战场,时任解放军原昆明军区第14军40师118团3营8连(即“百团大战白刃格斗英雄连”)的步兵排长;

1982年,第二次上战场,本该退休的臧雷被批准加入了敌后侦察大队,并任一连指导员;

1984年,第三次上战场,臧雷担任主攻营营长,率领部队一举攻克主峰阵地,被誉为“铁血营长”。

1990年,第四次上战场,臧雷任“老山一等功臣团”参谋长,率领部队执行支援一线要点防御作战任务。

知青少年继家风 入伍参军展梦想

“我要参加解放军。”1967年,13岁的臧雷给自己立下了长大当兵报效祖国的梦想。而为何有这样的梦想,臧雷说,这源于其军人家庭的熏陶。臧雷的爷爷是一名八路军老战士,其父14岁就参加八路军,随大军解放大西南而来。生长在这样的家庭,耳濡目染下,参加解放军也成为臧雷的向往。

13岁时的臧雷

臧雷的老家在山东五连,他的父亲随大军解放了大西南、解放了重庆。1954年臧雷在重庆出生后被带回山东,初中时又回到了重庆读书。中学时期,臧雷支边云南。

1971年,17岁的臧雷回到重庆参军入伍,实现了自己从小的愿望,入伍后,臧雷先后调换了多个单位,做过通信兵、高射炮兵、步兵、炊事员、甚至还参加过战士业余演出队,他在各个岗位都做出了优异的成绩,各科目年年在全师名列前茅。1978年,臧雷作为训练尖子、四会教练员,从士兵直接提拔为军官,并在解放军原昆明军区第14军40师118团3营英雄连队八连(即“百团大战白刃格斗英雄连”)任排长。

17岁时的臧雷

回营受伤致重残 不屈锻炼返战场

1979年,时任步兵排长的臧雷在前线执行夜间任务时不幸从陡峭的山崖上摔了下来,重伤昏迷。

当排长负重伤住院的臧雷

“颅骨有三处骨折,腰部有两处骨折。”臧雷在被送往野战医院进行抢救期间,由于脑水肿、脑出血,心跳和呼吸停止过两次,年仅25岁的臧雷当时正在与死神赛跑,终于在昏迷六天六夜后,战胜死神,醒了过来。然而由于神经系统受损导致其偏瘫,失忆失语。野战医院医生说,臧雷偏瘫的情况很难恢复,希望他接受现实。

“为了康复,我就从练坐开始,坐稳了就练蹲,蹲得住了就练站,站得直了就练走,练走是一个坎,非常困难。”经过长时间的疗养,臧雷逐渐恢复了记忆,在得知自己偏瘫后,他不想向命运低头,决心还要重返战场,“我们的连队是在百团大战当中涌现出的英雄连,叫百团大战白刃格斗英雄连,我是这个连的一排排长,总攻都还没有发起,我却在执行任务的时候负伤了,我觉得特别窝囊,必须要重返战场,找回军人的荣誉。”

“最开始的时候有两位护士架着我练走,一条腿迈不开,那就边走边挪。”汗水浸透了衣服,臧雷不服输,更不喊累,虽然一个小时才挪动了八米,但这也让他看到了希望,“只要练不死,就往死里练!”臧雷从躺平车到坐轮椅,从拄双拐到拄单拐,到拄一根竹棍,再到一瘸一瘸的走。因为生活无法自理,什么都要靠别人,臧雷更加觉得自己特别“窝囊”,于是他琢磨出了一套生活自理的办法,一只手系鞋带、系裤带,用一只手搓洗衣服等等,让自己和正常人一样。就是靠着这股劲,以及积极的治疗和锻炼,臧雷终于在住院一年半后出院返回连队。此时他已经可以背上几块砖头走几十公里。

臧雷出院归队后被提拔为步兵连副连长,但因为被评定为一等伤残,根据部队要求,刚刚归队的臧雷得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命令——“退休”。

伤残军人退休只能去荣军院,臧雷家在重庆(当时重庆属于四川省),当时重庆没有荣军院,成都才有,两地交通又十分不便,成都的荣军院考虑到伤残军人父母看望不便,不利于军人康复,于是没有接收臧雷。也正因如此,臧雷才得以继续留在部队。

期间,为了重返战场,臧雷不得不加倍苦练,每天不停歇。功夫不负有心人,臧雷的坚持与热爱,得到了部队党委、首长们的认可,1982年初,一位本该负伤退休的战士被批准以另一种方式重回战场,臧雷来到了敌后侦察大队,并任一连的指导员。

做敌后侦察大队一连指导员的臧雷

四上战场报国志 戎马边疆至凯旋

侦察连先后渗透到敌人方向出境侦察达52次之多,作为指导员的臧雷亲自带队出境侦察达47次。“破雷阵、闯敌后、打伏击、抓俘虏、搞情报,我们收集后形成完整的资料,抓俘虏印证我们的侦察成果,为后来夺取胜利,制定作战方案,奠定了基础。”边境的环境不仅艰苦,也特别凶险,在一次又一次执行作战任务中成长并不断荣立军功。

臧雷正在指挥战斗

1984年,40师118团在一次战役中担任主攻任务。而此时的臧雷已是该团第3营营长。“我对这个地方太熟悉了,这里的高地我们都爬遍了。”当时118团第3营担任主攻任务,时年30岁的臧雷,虽然是第一次带那么多士兵冲锋陷阵,但因为平时的苦练和谨慎,作战任务提前两小时完成。臧雷带兵攻克主峰阵地,为整个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因而被誉为“铁血营长”。

1990年,臧雷第四次奔赴战场,率领部队执行支援一线要点防御作战任务三年,直至最后凯旋。

担任”一等功臣“参谋长,再赴前线作战

1993年,臧雷免考进入军事院校学习,以46门主课全优成绩毕业留校任教,后又调任总参谋部在南方的一所高等军事学院执教。因教学有方,著书立说,被破格评定为讲师还被评为全军优秀教员;而后又被授予上校军衔,成为了解放军的时代英模。

担任军队高等院校教官

战争已经结束,但臧雷没有忘记在战场上牺牲的战友,每年都要和战友一起到麻栗坡烈士陵园中祭拜为战友敬酒、上香、点烟。同时,秉承着“退役不褪色,退休不褪志”的态度,退休后的臧雷年年走基层,讲国防,高唱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深受欢迎。(图由成都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服务中心提供)

臧雷祭奠烈士

稿件撰写:漆奇  

视频制作:漆奇  符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