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以虚拟电厂为主导
2024年01月04日 15:18:53 来源:成都商报 编辑:雷伟萱
为进一步提升超大城市能源安全供给能力,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近日《成都市虚拟电厂建设实施方案 (2023—2025年)》正式印发 。根据方案,到2025年成都基本实现对分布式电源、储能设施、可调用电负荷等能源资源的“应接尽接”,构建形成以虚拟电厂为主导的新型电力系统。
虚拟电厂是一种新型电力协调管理系统,通过先进信息通信技术和软件平台聚合、调度、优化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等多种分布式电源资源和调峰、调频可调负荷,有效发挥推动绿色能源转型、整合优化资源利用、实现电网削峰填谷和提高供电可靠性的作用。
《实施方案》提出,搭建1个虚拟电厂平台统筹调度,聚合电源资源、负荷资源2个资源支撑体系,建设公共建筑、充(换)电设施、通信基站、公共照明、储能电站等N个行业领域和区域级子虚拟电厂,构建“1+2+N”城市级虚拟电厂一体化发展格局,助力电力系统顶峰、调峰、应急备用,大力提升电力系统实时平衡和安全保障水平,打造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
根据方案提出的目标,成都将分步构建形成以虚拟电厂为主导的新型电力系统。2024年,探索契合成都电力市场和能源发展需求的虚拟电厂运营模式,初步建立虚拟电厂建设及运营规范,在公共建筑、充(换)电设施、数据中心等垂直场景进一步完善子虚拟电厂建设,将虚拟电厂可调节能力提升到80万千瓦以上。2025年,虚拟电厂市场化运作模式基本形成,基本实现对分布式电源、储能设施、可调用电负荷等能源资源的“应接尽接”,可调节能力130万千瓦以上,达到成都电网最大用电负荷的5%,构建形成以虚拟电厂为主导的新型电力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标,《实施方案》加快完善顶层设计构建虚拟电厂管理运行体系、加快资源建设接入夯实虚拟电厂调度基础、有序实施虚拟电厂示范项目建设等三项重点任务。其中明确,成都将依托成都市负荷管理中心,建立成都市虚拟电厂管理中心,负责市级虚拟电厂管理平台建设和运行维护。建设虚拟电厂平台,在公共建筑、充(换)电设施、通信基站、公共照明、储能电站等聚合接入条件较好的行业先行建设,逐步向其他行业覆盖。此外,成都还将探索虚拟电厂运营机制。市级虚拟电厂管理中心根据响应类别、响应速度制定分级计价标准,对弹性负荷响应进行认定和结算。
加快新型储能设施建设,聚焦重点场所及重点用户电力保供需求,围绕迎峰度夏(冬)局部区域供需形势偏紧、主变重过载、低电压等供电可靠性问题,优先在重点短板明显区域推动新型储能试点项目落地,力争2023 年建成新型储能装机达到10万千瓦以上,2024年建成新型储能装机达到50万千瓦以上,2025年建成新型储能装机达到100万千瓦以上。此外,《实施方案》明确将在聚焦“N”领域,建设垂直场景子虚拟电厂、区域级子虚拟电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