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政企频道  >  川网对话
林萍:荥经雅烧亮相茶博会 打造舌尖上的艺术砂器
http://www.newssc.org 】 【2017-05-05 22:48】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成都5月5日讯(罗梦宇)5月5日,中国早茶第一展——第六届中国•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在成都开幕。今年茶博会以强大的阵容刷爆了成都人的朋友圈,除了来自毛里求斯、缅甸等全球10余个国家的红茶、黑茶、冻顶乌龙等名茶外,四川11个茶叶主产市州也首度组团亮相,带来了川内名优绿茶、工夫红茶、茉莉花茶和藏茶“一主三辅”茶产品达1300多个。

  据组委会介绍,本届茶博会还汇聚了云南、贵州、福建等全国20多个省市地区700余家茶企,来自全球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茶具厂商也将集体亮相,堪称茶业全产业链的最全展示。

  为全面展示此次茶博会盛况,由第六届中国•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与四川新闻网、四川商业投资集团共同打造的大型访谈类活动——“川茶的名义——川网茗人谈”将同期亮相茶博会新闻直播间,对四川省及各市州茶产业专家及全球知名茶企负责人展开独家访问,以揭示全省、全国乃至全球茶产业生态,发掘茶业背后的点滴故事。

  荥经雅烧堂主林萍做客川网茗人谈“其实最开始也是无意,我第一次认识到荥经黑砂是在高速上,我觉得这么好的地方我应该去。”荥经雅烧的创始人林萍是第一次做客川网直播间,她告诉记者她的第二层身份是四川省油画馆的专职画家,对器物的型有很精准的把握度,“基于这样一个简单的想法,我在荥经就留了下来。虽然现在看起来我们的器皿色泽非常的漂亮,但是前期非常的艰辛,尤其是搜集原材料和打泥料,灰尘非常的大。这里面的一步步工序让我们砂器的前期工作就非常难开展,不过这也是手工砂器的价值所在。”

荥经雅烧堂主林萍做客川网茗人谈(摄影 范文洁)

林萍和机器人小胖留影(摄影 范文洁)

  遇上砂器是偶然

  自2008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后,荥经砂器已从过去的“恢复性传承”发展到“发扬性传承”阶段。砂器产品及工艺日趋多样化、高端化。在砂器的传承、变革和发展中,传统的“龙砂锅”形象已经改变,“雅烧”等砂器作坊的出现,更新了人们对荥经砂器的传统认识,丰富了荥经砂器的传承内涵,拓宽了荥经砂器在国内外的市场。

  记者:从城市到小县城,坚持创作艺术黑砂器皿,给大家谈谈您的初衷吧?

  林萍:初衷其实是一个意外,因为我第一次认识到荥经黑砂是因为去机场堵在了路上,就在高速路上看到了,我当时就想到以前我要去学习刻绘画要走很远,要去到景德镇、淄博等地方,突然看到荥经黑砂,发觉原来四川也有这么好的地方,当时就下定决心我要去到荥经,我要去学习它和创造它。

  茶与砂器完美结合

  谈及这些年的砂器创作,林萍说最大的感受是理念上的创新。传说上古时锻造神器需用三昧真火。荥经砂器也讲究三昧真火:因为火候和温度高于一般陶器,荥经砂器的烧制温度一般在1200度至1300度之间,高温烧制出来的砂器方可作烹饪之用。而从最初的创意设计、制坯塑形、烧制窑变到最后出窑的工艺品,林萍也有三昧真火,那就是她在砂器中倾注的执著、创新和融汇。

  记者:用荥经黑砂泡出的茶水有什么口感上的差别呢?

  林萍:那是肯定的,大家都知道净化水的设备大多都装有活性炭,而现在市面上的活性炭大多都是竹炭或者椰子壳等,而我们的原材料里就自带活性炭。因为我们烧煤的煤渣里就已经含有活性炭了,所以它在煮茶的过程中,水已经进行了一次活性炭的过滤了,水质已经软化了,那么我们喝到的白水也是甘甜的,用这样的水煮出来的茶水,口感是完全的温润的,也加深了茶叶和砂器的融合。

  林萍所有的理念创新都已经体现在她的作品中了。“茶砂一体”无非是其中之一。这些以古蜀文明、秦风汉韵为主的黑砂“雅烧”似乎印证着作为茶都雅安和荥经砂器几千来“茶砂共存”的理念,日渐彰显,并呈现出深厚的文化魅力和深远的发展前景。

[ 编辑:张皙]
点击进入 四川发布网站 微博 四川新闻网爆料微博 转麻辣微博
新闻采访中心:[028] 85171608
分享按钮
相关新闻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