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政企频道  >  要闻
承担“南拓”使命 天府新区南区产业园奋进崛起
http://www.newssc.org 】 【2017-08-03 09:56】 【来源:四川日报
推荐阅读

 

  项目攻坚

  剑指三大产业高地

  7月26日,珠海银隆新能源项目现场,一排排标准厂房拔地而起,工人们正在紧张作业。

  这个于2016年12月16日正式开工的项目,将为天府新区南区产业园新能源交通产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项目一期总投资100亿元,占地约1350亩,2016年8月签署了投资协议书,2016年12月正式启动建设,当年签约当年开工。

  对于园区发展,产业定位是重中之重。立足基础、直面未来,主动回应成都发展战略布局,新津对将行之路已了然于胸。

  当前,成都提出实施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十字方针”,优化产业空间布局,重塑产业经济地理。作为“南拓”的重要区域,天府新区南区产业园是成都市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新经济成长区、交通装备产业的主要承载地,也是成都科学城的创新成果转化基地。依据已有的产业基础,天府新区南区产业园将重点发展轨道交通、新能源交通和食品饮料产业。

  轨道交通重点发展第二代磁浮列车、地铁、有轨电车,构建集核心部件、机电设备、整车制造、投建运营服务于一体的产业集群,打造“世界轨道交通产业高地”。

  新能源交通重点发展新能源电池、新能源汽车、充电储能装备,形成从整车制造到电池、电机、电控、车身、底盘、灯关键零部件生产和充电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打造全国领先的新能源交通产业基地。

  食品饮料重点发展休闲食品、粮油加工、肉制品、饮料乳制品等,致力于在产品质量、食品安全等方面与世界标准接轨,打造西南地区最大的食品饮料产业基地。

  不仅要构建上下游全产业链,更要打造产业生态圈。从生产、科技、服务、基础设施、政策等多个维度着手,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此次签约项目中,亿达天府智慧交通科技城项目是天府新区南区产业园交通产业核心载体项目,承担了交通产业智能研发、创新孵化、成果转化等重要功能;法国阿尔斯通地铁及市域列车车辆牵引系统生产维保基地项目、德国福伊特城市轨道交通变速箱项目是轨道交通整车系统核心项目,交控科技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系统项目是轨道交通机电系统核心项目;填补了成都市在轨道交通牵引系统、信号控制系统的空白;锦圣和泰孚芈新能源物流车项目是继银隆新能源、广通汽车之后,天府新区南区产业园引进的又一个新能源整车制造项目,代表了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方向之一。

  目前,天府新区南区产业园已引进落户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投资30亿元以上项目4个。预计到2020年,园区工业总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

  亲商重商

  增强服务型政府“软实力”

  四川蜀能紧固件制造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负责人谢凤伟至今仍清楚记得,公司项目在新津的落地让跑了多年项目审批的他倍感惊喜:“以前我们开工建设前至少需要半年时间走程序,现在一个月就可以开始施工了。”得益于新津的“一站式”审批试点,这家公司无需提前办理前期的18项手续,只要完成投资立项、环评与施工图审查就可以开工建设,其他的手续可以边建边办。

  良好的投资环境,是奠定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石。新津在全省率先成立首个县级行政审批局,被列为“全国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县”。今年,新津进一步将改革推向纵深,用工业项目“零审批”,为落地天府新区南区产业园的项目送上一份大礼,把事前的行政审批变为事中、事后的政务服务。

  为持续优化政务服务法治环境,新津动作不断。建立专门机构,成立交通装备、食品、农博园等重点产业、重点园区专项指挥部,专门从事产业研究、综合协调、项目推进等工作。研究制定专项扶持政策,提高产业扶持政策精准度。强化专业服务,落实“一企一策”服务机制,实行企业商事登记“全域通办”。

  目前,新津已聚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7家、世界500强企业14家、上市公司42家、产值上10亿元企业15家,2016年园区工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连续五年进入全省县级经济综合评价前十强。而8月2日,11个项目的集中签约,必将为新津发展注入新动能,开启新津发展新征程。

  产业集聚,海纳百川;跨越发展,战旗展开。如今的天府新区南区产业园正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风正帆悬,新津,一路前行!

首页 上一页 [1]  [2] 
[ 编辑:陈玉蓓]
点击进入 四川发布网站 微博 四川新闻网爆料微博 转麻辣微博
新闻采访中心:[028] 85171608
分享按钮
相关新闻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