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山果农”带农致富 理县高半山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出成效
干不成导游,回家卖水果也“有劲”
马雪亮是九寨沟旅游环线上的一名导游,受今年九寨沟地震影响,马雪亮的事业也陷入低谷。
家乡永远是游子避风的港湾。
地震后,马雪亮提前从九寨沟回到佳山,正好赶上青脆李丰收的时节,他每天在自家的3亩李子地里采摘、搬运、售卖,忙得不亦乐乎。
自从佳山开始发展特色水果产业,马雪亮回家的次数也多了起来,旅游旺季干导游,淡季就回家陪陪家人,下地给果树剪剪枝、施施肥……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他说道:“每次外出回来佳山都有新变化,泥巴路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耕地机替代了传统的“牛耕地”,以前崎岖的田间小路如今也能供运输水果的三轮车直接通行……今年遇到地震我就提前回来了,干不成导游,回家伺候水果也‘有劲’!我以后也要多抽点时间回家管理果园,把基础打得更牢靠,毕竟当导游是吃青春饭,依靠家乡的土地发展致富才是长远之计。”
谈到佳山村以后的发展之路,干导游的马雪亮有着清晰的思路:“随着特色水果种植规模的逐步扩大,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价钱可能会不如现在。所以我们最需要的是保证好佳山水果的品质、打造好佳山水果的品牌,并依托特色水果产业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业,把‘农民运出去卖’转变为‘游客走进来买’争取早日达成消费者‘只有上佳山才能吃到佳山水果’的美好心愿”。
据了解,桃坪镇佳山村是典型的高半山村寨,辖三个自然小组。有农户194户,560人,耕地面积2071亩。目前,主要推广种植的是甜樱桃330亩,红富士苹果450亩、青脆李710亩。17年水果一项收入预计能达到七、八百万元。
站在桃坪羌寨楼顶,遥望对岸的佳山,从河坝到山顶是一片片依山就势的果树林,一条条水泥路蜿蜒而上,串起佳山的一幢幢农房和一片片果树林,这个昔日的“粮食窝窝”沉寂了些时日,通过近五年的发展,成功实现了 “逆袭”成为远近闻名的水果之乡,甜樱桃、青红脆李、红富士苹果,这些次第成熟的水果,都是当地一叫一个响的品牌,这些品牌的背后就是一个个像陶志建、付朝胜、马雪亮这样的“佳山果农”。
正如村支书王朝云所说的一样:“5年来佳山村在政府的倡导下,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在特色水果种植、基础设施建设、科学种植指导等方面都积累了厚重的基础,现在,我们村每户人家都有自己的一套管理经验,水果品质好了,名声出去了,价格也逐年攀升,村民富裕了,居住环境、生活条件、精神面貌都有极大的改善,佳山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图片由理县宣传部提供。通讯员: 阿穆楚 罗霄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