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十年 祝福汶川】280名孩子“回家” 双流“安康家园”再聚首

2018年05月10日 16:28:45 来源:四川新闻网
记者:李慧颖 编辑:金宣辰
 

再见安康妈妈,张森依旧哭得像个孩子。

张森向张爱莲汇报着自己的现况。

  四川新闻网成都5月10日讯(记者 李慧颖 摄影报道)“张阿姨!我是张森。”“一眼就认出来了!长高了,也胖了。”5月9日,淅淅沥沥的雨水不断,空气都是湿冷的,俨然深秋的萧瑟感。但在成都双流安康家园内,却是热闹温馨,气氛如春日阳光般温暖。汶川地震及“安康家园”公益项目十周年纪念活动正在这里举行,280名孩子“回家”与“安康爸妈”团聚。

  我长大了

  安康爸妈请放心

  “5.12”汶川大地震那年,张森11岁,在都江堰读五年级。当时,张森所在的小学,常常都有压路机从外面开过,地面总会跟着机器嗡嗡共振,地震降临时,全班的师生还以为是压路机“发疯”了,直到剧烈的摇晃打翻桌上的东西,大家才开始往外跑,好在新修的教室相对结实,学生都逃生到了楼下。随后,张森跟着来接表弟的舅舅往回走,用舅舅的手机不间断地给母亲打电话,直到手机电量耗尽,都没打通。母亲的电话从此再也没有打通过,张森的双亲在地震中双双罹难。

  后来,张森进入了“安康家园”这个大家庭。这里聚集了672个震区的孩子,地震后,他们的命运在这里交汇。在这个新家,张森有了“安康爸爸”、“安康妈妈”,有了肝胆相照的兄弟姐妹。他读书、升学、离开,和兄弟姐妹们一起成长,逐渐成为将命运握在自己手中的“大人”。在张森心中,对安康爸妈,还有帮助过他的每一个人,都充满了感激。

  “如果没有他们,我能不能养活自己都不知道。更不可能拥有我现在的工作和生活。”

  如今,张森离开安康家园已有4年时间,他住回了舅舅家,成为了火车T8次专列炊事员。列车餐车的工作既枯燥又辛苦,一趟往返就是6个昼夜,而张森从没有一丝抱怨,总是微笑着。“我爸爸以前是厨师,我现在的工作也算是子承父业,而且在列车上工作,我希望能让出门在外的人们吃我的饭菜,感受到家的温暖。希望能为他们服务,回报社会。”

  回到安康家园的这天,在见到安康妈妈张爱莲的一瞬间,21岁的张森哭得泪眼婆娑:“张阿姨,我现在能自食其力了,去年我还自己用存款买了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你不用担心。我还会去日照看你的。”

 [1]  [2]  [3]  [4]  [5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