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拖彝族火把节:“眼睛的节日”,最美的“阿米子”全来啦

2018年07月20日 11:20:24 来源:四川在线
记者:王云 尹钢 编辑:郑璐涵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王云 尹钢 摄影报道)7月19日,一年一度的布拖彝族火把节在久负盛名的“火把原乡,燃情阿都”凉山州布拖县拉开序幕。一大早,十里八乡的彝族乡亲们呼朋唤友,“阿米子”(彝语:姑娘)穿上最隆重的节日盛装,撑起极具特色的油布黄伞赶到位于县城特木里镇的火把广场,一张张幸福的笑脸在人群中绽放,一串串欢快的笑声在广场上回荡。

    

  中国彝族火把节是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彝族火把节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流传于四川、云南、贵州等彝族地区,是彝族和十多种兄弟民族共同的节日,在凉山彝区,火把节又被称为“眼睛的节日”。

  布拖是彝族传统文化保存最完善的地方,同时也是彝族火把节的发源地,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彝族火把节之乡”。布拖素有“火把圣地”、“火把之乡”“阿都高腔之乡”、“彝族口弦之乡”、“彝族银饰之乡”、“彝族朵洛荷之乡”的美称。国务院在“彝族火把节”申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将布拖确定为影像资料的主要采集地。

  以火把节、彝族年等为核心的彝族阿都特色文化至今在民间还保留较为完整,口弦、朵洛荷、银饰、阿都高腔等百余个民间文化项目入选国家级、省级、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  [2]  [3]  [4]  [5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