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攀枝花8月29日讯 (朱梦琪)为适应新时代、新形势,去年以来,攀枝花东区检察院自觉站位辖区经济发展全局,把检察工作放在辖区经济发展中来谋划和推进,立足职能,主动服务,不断创新服务非公经济发展机制,率先制定服务辖区经济发展十条意见,明确了服务非公企业发展的具体措施,精准护航,有效推动辖区非公经济健康发展。
练好“跟字诀”,服务上精准对接。紧跟区委决策部署,切实找准检察工作保障和促进非公企业发展的主攻方向,主动适应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司法需求,制定服务经济发展10条意见,依法保护各类非公企业创业、创新积极性。紧跟经济改革发展大局,突破传统检察服务覆盖面窄、受局限多难题,利用检察开放日、人民监督、公开庭审等活动多次邀请辖区企业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认真听取企业家意见建议,针对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满足企业多元化法律需求的举措,提升了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紧跟“检企共建”步伐,主动走访辖区中小企业,为企业量身打造“服务订单”,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为企业提供精细化、个性化的法治服务。
练好“融字诀”,创新上主动谋划。积极服务非公企业,以改革创新为引领,把防控风险、服务发展和破解难题、补齐短板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主动靠前作为,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构建新型检企关系。注重打击与保护融合。坚持办案与保护企业并重,慎重选择办案时机,采取灵活办案方式,审慎采取强制措施,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处置界限,准确把握经济违法行为入刑标准,严防经济纠纷刑事化;在办理非公企业案件中,审慎冻结企业财物,尽量避免影响涉诉非公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规范做好诉讼保全工作;在办理非公企业人员羁押案件中,建立经济社会影响等级评估机制,对符合条件的案件审慎变更强制措施,保障非公企业的正常运转,着力解决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出现的涉法问题。注重监督与维权融合。围绕攀枝花发展康养旅游城市定位,充分发挥生态环境资源检察职能,重点打击破坏林业、国有土地、污染环境等行为,依法督促退耕还林、补植复绿50余亩,全力营造“全域”旅游生态、法治环境,助力绿色发展,有效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注重服务与预防融合。利用“两微一端”及官方门户网站打造集检察信息、典型案例、法律咨询、政策法规、控告申诉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立体法律咨询服务平台,全天候开展线上法律咨询服务。
练好“实字诀”,实效上精益求精。以维护企业正常经营为突破口,优先受理非公企业举报、控告、申诉案件,优先查处侵犯非公企业经营权的各类案件,优先监督涉嫌侵害非公企业合法权益的行政行为,在保证案件质量的前提下,依法快速办案,及时为企业止损挽损。在办案模式上精细筑网,主动开通涉企案件绿色通道,办理涉及非公企业案件时,实行专人办案、专人指导。依托检企共建,搭建密切联系企业的常态沟通渠道,创新开展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做到全程跟踪监督服务。加大对涉及非公企业民事案件的监督力度,重点办理涉及企业合同纠纷、融资租赁纠纷的民事行政监督案件,通过办理虚假诉讼案件,为当事企业挽回经济损失。加强与公安、法院沟通,充分利用两法衔接平台,健全执法联动机制,共同搭建涉企案件的绿色长廊。(通讯员 朱启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