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政企频道  >  政务热点
动真碰硬 四川环保督察典型案例深度剖析
http://www.newssc.org 】 【2017-03-30 11:19】 【来源:四川日报
推荐阅读

  1

  典型案例

  监测数据弄虚作假

  爬上20米高烟囱,督察人员发现烟尘采样口有“猫腻”

  监测数据真实是环保的生命线。近年来,监测数据造假现象较多,一些企业为了违法排放,运用技术手段规避监管。

  3月10日,攀枝花市环保督察组就发现一起在线监测数据作假案例。当天下午3时许,督察组对攀枝花钒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进行暗访抽查时,发现攀枝花大互通钛业有限公司烟尘出口的在线监测数据显示不正常。

  为了找到原因并拿到真凭实据,督察人员爬上20米高的烟囱,才发现烟尘采样口被塑料瓶堵塞了。

  “这次是不打招呼的随机抽查。”攀枝花市环保督察组总协调人陈权说,督察组已将该企业违法行为专函移交攀枝花市政府,正在立案调查中。

  南充市环保督察组在下沉督察时,也发现1起故意不正常运行在线监测系统的问题线索,已移交南充市政府调查处理。广元市环保督察组发现,旺苍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渗滤液处理站2016年设备运行记录表,为2017年运行记录表复印件,只是日期不同,存在运行记录作假嫌疑。

  记者了解到,为应付检查,一些企业甚至提前截断污水,把合格水注入检验水箱,从而使数据达标,还有企业编造虚假数据台账,以瞒骗环保部门。“部分企业对污染监测是‘两本账’。”攀枝花市环保督察组相关人士说,一本账是监测原始数据,反映真实情况,供企业内部掌握;另一本是经过整理的外报数据,专门给督察组看。

  对于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督察组“零容忍”。“环境监测数据造假,不仅严重损害了政府和环保部门的公信力,也贻误环境治理时机,必须重罚造假者。”省环保厅督察办公室主任甘晓英说。

  省环保厅总工程师赵乐晨表示,督察组将增加自上而下的数据抽检核对,扩大环境监测公众参与度,将企业排污口置于公众监督之下,形成强大的社会监督力量。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下一页 尾页
[ 编辑:张皙]
点击进入 四川发布网站 微博 四川新闻网爆料微博 转麻辣微博
新闻采访中心:[028] 85171608
分享按钮
相关新闻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