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典型案例
破坏自然保护区生态
保护区内竟然采矿偷猎,督察组要求整改追责
去年,环保部在全国所有44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2013-2015年人类活动遥感监测。结果显示,超1/4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受人类活动影响程度较深。
在四川,这样的现象也不鲜见。环保督察组进驻绵阳期间,对王朗自然保护区、千佛山自然保护区、观雾山自然保护区和翠云廊自然保护区进行了现场检查。“发现的问题在其他市(州)也能找到类似案例。”甘晓英说。
绵阳市环保督察组成员田雨告诉记者,国家已出台政策,禁止在自然保护区新设商业探矿权、采矿权,但截至2016年底,绵阳自然保护区内还设有探矿权和采矿权。根据绵阳市国土局提供的数据,绵阳市各类保护区内共有8个小型采矿权项目、28个探矿权项目,其中15个探矿权项目为保护区设立后设立。
“自然保护区还存在非法采矿现象,千佛山自然保护区和观雾山自然保护区分别有采矿迹地1处和2处,开采用的住房等建筑均未拆除,开采迹地未恢复。”田雨说,自然保护区内还有未批先建项目,比如王朗自然保护区有5处建筑虽然符合规划要求,但相关手续未完善。
保护区人为因素干扰严重。督察发现,观雾山自然保护区、翠云廊自然保护区和盐亭白鹭自然保护区内,均有较多农户居住,并从事耕种等生产生活。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的问题相对较少,但旅游活动的影响不容忽视。
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也存在突出问题,有放牧、砍伐等现象,非法采集、捕猎依然存在,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据督察组反馈,绵阳市在矿山修复、地质灾害点治理等方面进展相对缓慢,湿地保护需进一步加强。
就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问题,环保督察组对绵阳市提出多项整改要求。比如,杜绝非法采矿行为,关闭已建矿洞,拆除矿洞周围非法建筑,对非法开采行为进行追责;妥善解决观雾山自然保护区和盐亭白鹭自然保护区内居民生产生活等遗留问题;对非法猎捕野生动物的重点区域和人群,进行深入摸排,及时发现线索、及时处理等。
督察组将加强与自然保护区相关主管部门的协调配合,及时发现和移交问题线索,共同协调对各类违法违规活动的有效监管,做到“早动手、早发现、早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