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危机干预服务队一对一的对学生做心理辅导。

学生通过写字条的方式释放情绪。
5·12心理救援累积经验 形成灾后心理援助应急机制
5·12灾后心理救援累积了很多经验,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灾后心理援助应急机制。据陈婷介绍,在4·20芦山地震发生后,只用了20分钟,华西的第一支医疗队伍就被派出,而在这支医疗队中,就有3名心理医生。在救治伤员的过程中,心理医生协助其他科室的医生,与伤员及其家属沟通,让治疗变得更加高效和顺利。
5·12地震过去10年了,但心理救援并没有就此停止。据陈婷介绍,为了让心理救援在当地扎根,当时,心理救援队对当地的医生、老师等人员进行了培训,他们将在当地持续发挥作用。最近,陈婷还回了一趟重建后的聚源中学,她发现,学校里还保留着当年救援队为学校设计的心理工作室,还有当年的心理辅导教案。同时,当年的学生们一直和学校老师保持着联系,后来还建了一个微信群,陈婷也在群里,还能关注学生们的情况。
10年间,陈婷还会不时收到学生们寄来的明信片和信,内容很简单,就是聊了聊自己的近况,也有一些节日祝福。这些明信片和信是孩子们表达情感的载体,他们信任陈婷,愿意向她诉说。“希望这些学生能把地震的经历当做一种动力,在以后的人生路上,面对挫折和困难时也能成功面对,希望孩子们越来越好。”陈婷告诉四川新闻网记者,看到当年的学生都长大成人,她心里很开心。
(文中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